Luna读 |《剧变》(Upheaval)- 1

October 18, 2020 字数 13423 27 min


0. 前言

这本书大概是 9 月 13 号开始读的,花了两周的时间读完了中文版,接着又用 Audible 购买了英文有声书听完了一遍原版。

书本简介

书名:Upheaval: 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

中文名:《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该书出版于 2019 年。

作者简介

Jared Diamond(贾雷德·戴蒙德),又名钻石博士,生于 1937 年 9 月 10 日,现年 83 岁,美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鸟类学家,最著名的一本书《枪炮、病菌与钢铁》获得了普利策奖,发行于 1997 年。


1. 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的焦点在于,不同国家是如何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危机的。

影响危机化解的 12 个因素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把自己代入到国家的角色中,作者先从个人危机出发,讲了影响个人危机是否能被化解的 12 个因素。

影响个人危机化解的12个因素

接着引申到了国家层面的 12 个影响危机是否能被化解的因素:

影响国家危机化解的12个因素

举了 6 个国家的化解危机案例

  1. 芬兰面对强大的苏联如何化解危机,芬兰化背后的原因;
  2. 日本面对殖民者的危机应对方式,以及二战后日本国内对其所犯下罪行的态度;
  3. 智利如何从南美洲最民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军事独裁政府,最终左派和右派如何达成和解;
  4. 印度尼西亚军方对共产主义者的屠杀以及对华人的文化清洗;
  5. 德国如何直面自己的纳粹历史,在经历了内部撕裂之后重新统一、重振经济;
  6. 澳大利亚与英国的爱恨情仇,澳大利亚这个年轻的国家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美日两国的未来,以及一些全球化问题

作者针对美日两个国家,讨论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的挑战有:

  1. 核武器可能对全人类造成的毁灭性后果
  2.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的二氧化碳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3. 能源问题:有限的化石燃料的枯竭,对可替代能源的探索,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资源的国际竞争问题,由此带来的国家冲突;

2. 5 个国家的危机案例

读后感的篇幅有限,这本书里面讲的一些史实以及作者的分析,我尽量不重复(大家自己看原著即可)。在此我就大致总结一下要点,并且针对每个国家的案例来讲讲我的个人思考(澳洲部分本文不讲)。

1. 芬兰

芬兰的案例给我留下了几点深刻的印象:

  1. 难学的芬兰语、芬兰当地的杰出人才是形成芬兰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芬兰受到地缘政治的约束,并且是个小国,必须采取折中的方式来处理与苏联的关系;
  3. 芬兰不能学英美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抵制态度(抵抗带来的就是根本打不赢的战争),它需要做的是放弃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抗,聪明地保全自己的主权独立性,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4. 芬兰在二战中学到的最深刻的一课就是:嘴上说着支持它的那些西方盟友,到了要打仗的时候一个都靠不住,芬兰只能靠自己。
  5. 另外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西方盟友经常指责芬兰“亲苏”的政策,认为这是一种“芬兰化”(贬义),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盟友吧,需要帮忙的时候靠不住,却一直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的国家。

芬兰人把 1945—1948 年称为“危险的年代”。

在这个危险的年代,芬兰出台了全新的战后政策。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作“巴锡基维–吉科宁路线”,是因芬兰的两位总统而得名的,他们分别是:尤霍·巴锡基维,执政时间为 1946—1956 年;乌尔霍·吉科宁,执政时间为 1956—1981 年。这两位总统制定并且不遗余力地实施这一路线长达 35 年之久。巴锡基维–吉科宁路线扭转了芬兰在 20 世纪 30 年代实施的忽视苏联的灾难性政策。巴锡基维和吉科宁从这些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对他们而言,不可忽视的痛苦现实是:芬兰就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它不能对西方盟友的援手有任何的期待;它必须理解苏联的想法,并且时时放在心上; 它必须与苏联各级政府官员保持密切对话;它必须向苏联证明自己可以 信守承诺、履行协议,从而获得苏联的信任。维持苏联给予的信任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芬兰必须竭尽全力。

……

在外交层面,芬兰时时刻刻都像是在走钢丝,一方面要和西方发展 关系,另一方面要维护苏联对自己的信任。由于苏联领导者很信任巴锡基维和吉科宁,芬兰没有像一般的民主国家那样,在两位总统任满后就让他们卸任,两人在位时间一共长达 35 年。

……

为了尽可能高效地利用其全部的生产力,芬兰的教育体系旨在为每一个国民提供良好的教育,这跟美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很不同,后者仅仅 为少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芬兰的学校大部分是奉行平等主义的高质量 公立学校,只有少数私立学校。因此,芬兰学生的识字率、数学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数一数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芬兰培养出了大批高效能干的劳动力。芬兰的工程师数量占国民总人口的比例是世界最高的。

Luna 说

目前所在的公司里面有一位来自芬兰的同事,她曾经在一次公司演讲里面讲过芬兰对抗苏联的历史,说芬兰人经常说”sisu“这个词,就是类似”坚韧“。

芬兰基于现实的自我认知(小国寡民)让它非常注重教育,充分利用每一个本国人口资源。

芬兰的公立学校质量很高,保证了国民的高素质;芬兰的医疗福利很不错,听说过经历火灾的重伤患者所有医疗费和复健费都由国家负责。

芬兰人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夹缝中生存,地缘政治要求它必须不能和苏联闹翻,而芬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又属于资本主义阵营。

芬兰最让我钦佩的一点就是: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之争。

比如:即使芬兰是民主国家,它的不同领导人也可以把对苏联的政策延续下去,而且芬兰人愿意延长苏联所信任的领导人的在位时间,这充分体现了芬兰人的灵活性,没有被制度和形式主义所束缚。

书中提到了芬兰被西方盟友要求处置亲苏的领导人,但是芬兰人都很敬重这位领导,于是他们就把领导关到了一个单独的地方(条件很好),表面上执行了西方盟友的要求。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二战时期德国要求围捕芬兰的犹太人,芬兰人的做法是:把一小部分非芬兰籍的犹太人交给了盖世太保。

这个细节让我想到,一个国家最终要做的还是保护本国国籍的公民,在没有其他选项的时候,最先被牺牲掉的只能是非本国国籍的人(同理,澳洲在面对疫情的时候,也对澳洲绿卡和澳洲 citizenship 的持有者采取了略为不同的态度)。

所以,在危机面前,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是需要有立场的,所谓的世界公民在危机时刻是不存在的,人们必须做出选择。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2. 日本

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这个案例的时候很正常的产生了一些民族情感,除了之前在课本上学到的关于中日历史的知识之外,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几点是:

  1. 鸦片战争时期,日本看到中国被西方殖民者入侵,产生了“变革”的动力;
  2. 日本也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被美国用战船轰开了国门;
  3. 日本派出了很多留学生,出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成功的让日本的军事能力飞跃;
  4. 日本曾经以为,学习西方,成为和西方一样的国家, 就能享受到西方的待遇,结果…当然是不可能的;
  5. 日本甚至曾经想放弃日文,全面西化;
  6. 日本是岛国,所以一直有着很强的危机思维,总在考虑海外扩张,增加自己的可利用资源,中国就是日本扩张战略的主要目标;
  7. 即使在美国人的视角里面,1937 年卢沟桥事变也是日本对中国发起的侵略行为,日本对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只不过日本一直拒绝承认(似乎很多中国人也被日本的历史观带偏了);
  8. 日本的教科书里面对二战一笔带过,强调的是“原子弹受害者”,并没有进行任何的自我检讨;

日本和中国台湾

明治维新让日本从海外扩张和军事侵略的对象转变为实施者。

然而,到 1868 年,刚刚进入明治时代的日本因为军事改革和工业化发展而解除了迫在眉睫的威胁,并且有能力逐步进行海外扩张。日本在 1869 年迈出第一步,正式吞并了原来部分被幕府控制的北部岛屿北海道,这里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和日本人非常不一样。

1874 年,由于台湾岛上 的原住民杀死了一些琉球渔民,日本对台湾岛进行惩罚性的武力讨伐。 不过,讨伐结束后,日本退兵,并未吞并台湾岛。

1879 年,日本吞并琉球群岛(位于日本南部几百英里处的群岛)。

1894—1895 年,日本在与中国的对抗中获得胜利,但没有吞并台湾岛。

日本和中国

日本以为自己实力强了,就可以和欧洲国家平起平坐,结果被俄国打脸了。

明治时代的日本唯一一次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是在 1895 年, 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尾声阶段。中国向日本做出的让步包括,把中朝之间的海陆要道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可是,法国、俄国和德国联合起来,迫使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三年后,俄国强行从中国租借了辽东半岛。这次屈辱的经历让日本警醒,认识到自己在面对欧洲大国时还是处于弱势。

日俄战争的影响

日本打败俄国之后自信爆棚,在一战结束时甚至要求中国(同为一战战胜国)成为自己的附属国。

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是明治时代的日本第一次尝试与西方国家对阵。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分别赢了俄国。

在随后签署的和平条约中,日本吞并了库页岛的南半部分,获得了南满铁路的控制权。

日本在 1905 年把朝鲜变成“保护国”,并在 1910 年将其吞并。

1914 年,日本陆续征服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以及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密克罗尼西亚岛殖民地。

最后,在 1915 年,日本向中国递交“二十一条”文件,妄图把中国变成一个实际上的附属国。

中国没有全然屈服,只同意了其中的部分要求。

Luna 说

关于日本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认为一开始,日本做的是不错的,看到中国被入侵之后,有了危机意识,进行了一系列向西方的学习和国内的变革。

但是日俄战争的胜利,以及日本新一届领导者缺乏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并没有出国考察,不知道西方工业的实际发展),让他们贸然决定向多个国家发起战争(包括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不切实际的军事扩张让日本在二战中彻底失败,并且遭受了原子弹的打击。

更为危险的是,直到现在,日本人还在扭曲历史,不愿直面自己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导致和邻国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与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这本书里面说的关于日本的史实和我在国内读的历史书是一致的,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些质疑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文章;看完这本美国历史学家写的书之后,我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我学到的一战和二战历史都是基于事实的。

我之前遇到过韩国的朋友,她说她从来不买日本的东西,因为她的母亲就是这样教育她的(韩国也有被日本侵略的历史)。而日本目前的状态(否定历史),让我感到它的扩张野心并未消失,中国依旧是它所觊觎的一片广袤土地。

我们始终要记住,篡改历史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正视这段惨痛的历史,勿忘国耻,保持危机感。


3. 智利

在作者眼中,智利是南美洲一个具有悠久的民主传统的国家,但是却经历了 17 年的军政府掌权;作者认为美国应该以智利的这段历史为鉴。

那么智利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1. 智利对美国和欧洲有很高的认同度,属于单一民族,非常团结,而且地理条件很好,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较少;
  2. 智利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智利人大多是纯正的西班牙人,或者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儿;
  3. 智利的政党分为:左翼、中立派、右翼,属于民选政府,当选举投票程序发生改变,以及从实名投票变成无记名投票(1958 年)之后,出现了“左倾”趋势;
  4. 各大阵营内部都有极端势力和温和派,选举往往是获得【相对多数选票】的人当选,但是 1964 年,中立派获得了【绝对多数选票】;
  5. 中立派的总统发起了一些改革,但是并没有解决智利的经济问题,当时出现了罢工、街头暴力、通货膨胀、物资匮乏等问题;
  6. 1970 年,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他属于左翼,支持马克思主义的温和派,当时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操纵智利议会来反对阿连德的当选(美国干涉智利大选实锤);
  7. 阿连德的一系列政策并没有解决智利的经济问题,左翼和右翼的分歧日益尖锐,于是 1973 年,智利军方发起了政变(美国 CIA 虽然没有参与执行,但属于政变的支持者);
  8. 政变之后,皮诺切特将军上台执政,美国 CIA 的情报显示,这个人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所以美国也默许了他的当权;
  9. 但是到了轮换领导的时候,皮诺切特拒绝下台,并且残酷镇压了左翼分子,拘禁了 13 万智利人(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极端分子掌权都会对反对派进行镇压);
  10. 有趣的是,皮诺切特下台之后,英国收到了西班牙法官对皮诺切特的逮捕令,但是英国拒绝了引渡要求,因为【皮诺切特政府曾在 1982 年英国对阵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为英国提供了帮助】——在英国眼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大于人权,再次证实了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和双标。

关于美国干涉智利国内政治

这个问题很有趣,作者作为美国人的视角是这样的:

  1. 古巴导弹危机和对苏联的恐惧变成了一种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红色恐慌,美国不能容忍智利左翼上台,美国总统阻止西半球建立共产主义政权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
  2. 智利拥有丰富的铜矿,本来这些公司都是归美国资本所有的,如果左翼上台,这些公司会收为智利国有,那美国不就亏了吗;
  3. 美国认为,智利的发展是由于美国的援助资金,所以这些公司当然要继续归美国(果然不是真的为了智利经济发展);
  4. 皮诺切特独裁期间,美国政府在公开场所的表态是【践踏人权】,但是实际上还是支持独裁,因为这种独裁是【反共】的,符合美国的意识形态标准(意识形态高于人权);
  5. CIA 是除了皮诺切特在智利军政府的同僚之外最有可能了解皮诺切特的,因为 CIA 的职责之一就是搞清楚美国以外的国家将会发生什么(这不就是 CIA 监控别国政治的实证吗?过去这么做,现在也是这么做。)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加速开发更多强劲的核武器及洲际弹道导弹。美国则坚决不再容忍共产主义政权在西半球建立。那时候,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如果无法阻止共产主义政权在西半球建立,就会立刻以严重忽视美国利益为由被弹劾。肯尼迪总统就曾被警告过,要是不能让苏联 的导弹撤出古巴,他就得离开白宫。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还忙于应对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共产主义势力。目睹了古巴的危机以及卡斯特罗上台后其反对者的下场,智利的右翼、中立派和武装力量在反对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权这件事上立场一致且态度强硬。他们都无法容忍古巴的历史在智利重演。

……

在弗雷总统的领导下,智利收购了这些公司 51%的股份,美方担忧,阿连德会把余下 49%的股份也拿去,而且一分钱不出(后来被证实这种担忧是对的)。

……

在皮诺切特独裁期间,美国政府有大半时间对其持支持态度,因为美方看重他强烈的反共产主义立场。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在公开场合否定皮诺切特践踏人权的行为,同时在经济及军事方面扩大对智利的援助,哪怕那些被折磨和被杀害的人中包括美国公民。

……

皮诺切特持续掌权近 17 年。不仅普通的智利民众未能预料到这个结果,甚至那些最有可能了解皮诺切特的两部分人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他们分别是皮诺切特在智利军政府中的同僚,这些人曾与皮诺切特共事几十年,还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其职责之一就是搞清楚美国以外的国家将会发生什么。皮诺切特的同僚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他的冷酷无情以及紧握大权不放的决心同样吃惊,皮诺切特的表现与智利历史上的传统政变领导者很是不同。他独特的个人心理难倒了一众历史学家。

Luna 说

读完智利的历史,我的感觉是:不论左右翼,只要走极端,就会发生惨痛的事件。

弗雷是左翼,皮诺切特是右翼,由于弗雷是左翼,CIA 认为【非我意识形态、其心必异】;而皮诺切特虽然犯下了屠杀左翼,甚至在美国制造恐怖事件的罪行,CIA 依旧可以容忍他当权——只要不是共产主义政权就行。

作者的说法是:苏联的军事扩张和古巴导弹危机让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至今后怕。

但我认为,简单地把苏联政权等同于社会主义政权,是一种【用个案替代全部】的想法;就好比美国现在在全球当警察,也并不代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这样,难道否定美国就等于否定资本主义了吗?

另外,读到英国释放皮诺切特这段的时候,也再次印证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因为假如以【民主价值观】来理解这件事的话,英国在道义上是应该把皮诺切特引渡到法国的,但是由于皮诺切特曾经帮过英国,于是就卖了他一个人情,把他放了。

至于【智利铜矿到底应该是私有还是国有】这个问题,美国人认为,既然你的经济是我援助了才发展起来的,那么这个资源就是属于我的——侧面说明美国所有的援助都是精心算计的,而不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真正援助。

之前听过这样一句话,现在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其实并不穷,它们有大量的资源,只不过都捏在资本的手里。

试想,假如智利的铜矿属于美国资本家,那么智利人享有什么呢?智利政府想把资源收为国有没错啊,就算是智利政府想把这个资源贪污掉,从智利人的角度来看,也比送给美国人要好啊。

美国人倡导的自由市场,全球化经济,说白了,就是为了让美国的资本可以渗入到其他国家,控制他国的资源,谋取自身的利益;包括美国之前对中国的援助,也不外乎是为了对抗苏联,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为美国人制造便宜的商品,而不是表面上说的——美国是为了中国好、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4. 印度尼西亚

这个国家我之前了解不多,根据这本书了解了一些印尼的历史:

  1. 印尼群岛曾经是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地,并没有国家的概念和国家认同,连统一的语言都没,直到 1910 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殖民地;
  2. 印尼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因为有石油、橡胶、锡矿等资源),二战结束后印尼想要独立,但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军队代替日本占领了印尼,后来荷兰军队也来印尼,想要控制这块地方;
  3. 1945-1949 年,荷兰通过残忍的方式控制印尼(殖民者一切都是为了资源,根本没有考虑印尼人的感受);
  4. 1948 年,印尼超过 8000 名共产主义者被屠杀;
  5. 印尼开国总统是苏加诺,反对荷兰殖民政府的民族主义领导人,1945 年发表了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宣言》;
  6. 美国为了制约荷兰的发展,支持印尼的独立,官方理由是支持第三世界反殖民运动;
  7. 印尼统一后开始使用自己的官方语言:印度尼西亚语非常容易学,照顾到了偏远山区的人;
  8. 印尼有很多穆斯林人口,但是西方媒体完全不关注这些,只报道印尼的美丽风光;
  9. 1965 年,印尼在军方的煽动下发生了一场大屠杀,死亡人数约 50 - 200 万,发动政变的是陆军部队,但是锅被扣在了共产主义分子身上,军方制造了很多假的传闻来铺垫即将到来的屠杀(怎么感觉跟轮子说的那些传闻有点像……);
  10. 中印关系:7 世纪以来,中印就有了商贸关系,但是 1965 年的事件爆发后,中印关系恶化,1967 年两国断交,直到 1990 年才恢复外交关系。

尽管荷兰军队取得了一些战绩,但美国政府想要营造出自己支持第三世界反殖民运动的景象,而且美国确实有能力逼迫荷兰让出荷属新几内亚。

……

请注意:虽然 1979 年我所下榻的那家印度尼西亚酒店大堂的绘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场共产主义政变,实际上发动政变的不是共产主义分子,而是印度尼西亚的陆军部队。

……

尽管执行谋杀任务的人实际上来自军队,但反共派军方领导者立马将责任全部推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身上。 一场明显就是事先准备好的宣传活动立刻如火如荼地展开,目的就是制造出歇斯底里的气氛,警示印度尼西亚的非共产主义者,他们的生命受到共产主义者的威胁,并且称那些共产主义者正在制作准备杀掉的人员的名单,而且手段极为残忍,会剜去人眼。还有传言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下设的女性组织使用性虐待和阉割等酷刑来对付那些被劫持的将军。

……

人们通常误以为这场大屠杀的主要对象是印度尼西亚华人。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遇害者都不是印度尼西亚华人。这场大屠杀的对象是所 有疑似共产党人的印度尼西亚人以及与他们有关的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华裔。

Luna 说

在澳洲遇见了几个印尼华裔,大多是餐饮业店员,英文不错。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基本上都不会说中文。

一开始我也没多想,毕竟只是华裔嘛,不会说中文也很正常;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印尼有段时间是非常排华的(现在怎么样不清楚),而且华人不被允许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用西方的话来说,不允许使用自己的语言就是一种文化清洗(没有人权呀!!)。

印尼的历史让我最震惊的是:军方的自导自演,对共产主义者的甩锅和迫害。军方通过制造一些事件,为自己后面的行动提供了借口,实施了残酷的屠杀,这是右翼对左翼的政治迫害。

所以,政治立场,不论左右,只要是极端的,就是危险的;只有不同阵营的人达成和解、愿意妥协,国家机器才能有效地运行下去。

我记得川普第一次总统辩论的时候说到了左翼势力抬头,而他的支持者是右翼。但是我们要知道,右翼极端分子也会做出反人类的事情呀!

现在很多人听到”左“就觉得是不好的,听到”右“就觉得是好的,这其实是错误的、片面的认知。

左也有温和派,右也有极端派,人们往往拿”极端左翼“和”温和右翼“比较,得出【左是不好的】这样片面的结论,却没有思考另一种可能性——“极端右翼” vs “温和左翼”,在这种情况下孰是孰非呢?


5. 德国

德国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个严谨的民族,这本书里面主要讲了德国在战后如何走出阴影:

  1. 德国二战战败后,国土的 1/4 被分给了波兰和苏联,剩下的领土被四个国家分区占领,后来这些分区被合并为两个不同的国家(美英法建立的联邦德国和苏联建立的民主德国);
  2. 德国战后经济陷入全面崩溃,经历了 12 年的纳粹政府后,德国社会有强烈的权威主义氛围;
  3. 德国的经历是悲惨的,但是如今的德国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四,和其他欧洲国家也能和平共处(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
  4. 二战后初期,西方想让德国成为一个农业国,但后来为了对抗苏联,联邦德国在 1948 年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1955 年联邦德国重新获得了主权,并开始重建军队;
  5. 德国对于纳粹历史的检讨也是由浅到深的,一开始人们认为【纳粹的罪行应归咎于一小部分邪恶的领导者,广大的德国群众是无辜的】,甚至认为集中营和犹太人被灭族都是假的,后来在一位犹太裔德国律师(弗里茨·鲍尔)的努力下,司法部才开始审判普通的德国民众和基层纳粹分子
  6. 1961 年民主德国造了柏林墙,1968 年联邦德国发生了学生运动,极端的左翼分子开始施行恐怖活动,让普通的左翼人士都感到了恐惧;
  7. 但是学生运动的许多目标都在联邦德国总理维 利·勃兰特任下通过和平政府加速达成,比如淡化权威主义色彩,提高女性地位,这位总理还承认了民主德国政府的合法性,并且在访问华沙的时候在波兰民众面前双膝跪地,承认纳粹的罪行,请求人们的原谅;
  8. 德国受到了地缘政治的约束,与 9 个国家共享陆上边界,所以德国既是文化、贸易、艺术的交汇点,又很适合入侵/被入侵,这对德国领导人提出的要求非常高,相比于英国和美国来说,糟糕的领导更容易给德国造成更坏的影响,反之,优秀的领导者对德国的正面影响也更大;
  9. 二战后的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有受害者心态,因为他们本国的平民也被杀害了,但是德国能够直面自己的耻辱历史,日本却仍旧陷于受害者心态中,无法和邻国达成和解;

德国经济的复苏

二战之后,获得胜利的西方盟国在联邦德国实施了“摩根索计划”, 旨在防止这个国家重建自己的产业。在该计划下,联邦德国的经济回归以农业为主导的模式,并且像一战结束后那样,西方盟国在德国攫取了大量的战争赔款,苏联也对民主德国实施了同样的政策。 ……

然而,联邦德国的首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聪明地利用了美国人对共产主义势力崛起的担忧,使盟国默许联邦德国获得越来越多的主权。阿登纳的财政部部长路德维希·艾哈 德将改良后的自由市场政策制度化,并且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使联邦德国的经济复苏格外成功。后来,联邦德国的这场经济复苏被称为“经济奇迹”。

……

二战中被打败的是德国,赢家是英国,然而创造出经济奇迹的却是联邦德国而非英国。

……

在庭审现场和其他公开场合,鲍尔再三对这些辩解做出回应。他指出,那些被他起诉的德国人犯下的是反人性的罪行,纳粹当局颁布的法律是非法的。因此,一个人不能以遵守这些法律为由为自身的犯罪行为开脱。没有任何一项法律能够允许反人性的罪行。无论一个国家的政府 宣扬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明辨是非的意识,并坚守这种意识。在鲍尔看来,类似奥斯威辛集中营这样的杀人机器,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有罪的。不仅如此,诸多被鲍尔带上法庭的被告都宣称自己是被迫行事, 但实际上,他们在做出那些行为时并未受到强迫,而是出于自愿。

……

波兰是二战中国民丧生比率最高的一个国家。最大的纳粹集中营就位于波兰。波兰人有千万种理由去憎恨那些不知悔改的纳粹德国人。 在 1970 年 12 月 7 日访问华沙时,勃兰特参观了华沙犹太区,这里的犹太人曾于 1943 年 4 月和 5 月发起反抗纳粹占领运动,但都失败了。在波兰民众 面前,勃兰特情不自禁地双膝跪地,承认纳粹侵害了数百万受害者,并且为希特勒的独裁与二战中德国的所作所为请求众人的原谅。 哪怕是那些后来仍然不信任德国人的波兰人也承认,勃兰特的举动并非 有意策划,而是充满诚恳并且饱含深意的。在当今世界,外交声明无不是经过精斟细酌,再由领导者照本宣科地读出,而勃兰特在华沙犹太区下跪的举动无疑树立了一个典范,它代表着一国领导者为本国给他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而真心实意地道歉。想想许多国家的领导者从未做到这样:美国总统没有对越南人民这么做,日本首相没有对韩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这么做,斯大林没有对波兰人民和乌克兰人民这么做,戴高乐也没有 对阿尔及利亚人民这么做。

Luna 说

德国是一战和二战的战败国,而这个国家却能成为欧洲的经济领头羊,这不由得让我思考:这个民族究竟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在跌倒之后继续站起来,向前走。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德国能正视历史,拥有优秀的领导者,能进行诚实的自我评估。

德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相比,似乎多了一些权威主义色彩,让追求自由的人觉得过于压抑。

德国人有个和中国很相似的传统观念——集体观念高于个人权利,比如居民房屋的屋顶样式要和其他房子的样式统一。而且德国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国家认同,即使政治层面上出现了东西德的分离,但是德国人始终认为自己是统一的整体(多么希望台湾人也有类似的国家认同感啊~~)。

德国人是善于自省、检讨的,并且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比如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些特点我觉得和中国人都挺类似的,咱们也是利用了美苏冷战和不同时期的国际局势,着眼于发展本国经济。

另外还有个小私心,希望基于德国的历史经验,我们和台湾也能早日统一。


3.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核心矛盾

人口问题 vs 资源消耗问题

人们常常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他们认为:人口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

但是,人均消耗资源量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事实上,全球资源问题的本质是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超过了资源再生速度,而在【资源消耗】这个问题上,全球是极其不平等的。

发达国家消耗了大部分的资源,得以维持高水平的生活标准。

美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是肯尼亚的 32 倍,人们却在关心肯尼亚的人口增速,而不是美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

尽管如此,许多人依旧仅关注人口的重要性。他们会说,像肯尼亚这种国家每年的人口增速超过了 4%,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的确是个问题,尤其是对肯尼亚的 5000 万人口来说。但是,对世界整体而言,更严重的问题来自 3.3 亿美国人。

美国的人口是肯尼亚的 6.6 倍,而且美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是肯尼亚的 32 倍。由此可以得出,美国耗费的资源总量是肯尼亚的约 210 倍。

再来举一个例子,意大利的总人口为 6000 万,整个非洲大陆的总人口为 10 亿,但前者的资源总消耗量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全球化之前,虽然这种不平等是存在的,但是非发达国家并不会对发达国家构成威胁。而现如今,全球化的进程使得非发达国家的人口逐渐了解了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并且在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推动下,能够从非发达国家来到发达国家旅游、生活、居住。

作者认为:这些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往往更容易携带新型疾病,而全球化使得他们可以把这些疾病带到发达国家。

“在此之前,生存在其他地方的穷人并未对第一世界国家构成任何威胁。那时,远方的“他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一无所知,而且就算他们真的知道了,并因此而感到妒忌或愤怒,他们对此也无能为力。

几十年以前, 就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最不相关这一问题进行争辩,是美国外交官常常引以为乐的一个小游戏。那时,比较受欢迎的回答是“阿富汗”和“索马里”:这两个国家都那么贫穷,离美国又那么远,看上去它们永远也不会给美国制造任何麻烦。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后来这两个国家都被美国视为重大威胁,并且美国派兵在当地驻扎,美国驻军到今天仍未撤离阿富汗。”

还有一部分人因为这种不平等感到愤怒,因此加入了恐怖分子的行列,或者支持、容忍恐怖分子的行为。

可以很肯定地说,只要这种 32∶1 的人均资源消耗比例依然普遍存在, 美国和欧洲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恐怖主义袭击,日本和澳大利亚也许会是恐怖分子的下一个目标。

核心矛盾:资源消耗低的人想要享受高消耗的生活方式

针对发展中国家人民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水平的心理预期,发达国家编造了一个谎言:只要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他们就会变成发达国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更可笑的是,发达国家的人们总是喜欢对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率和资源消耗水平的提高指手画脚、忧心忡忡;而他们自己则高高地、稳稳地站在食物链顶端,心安理得地消耗着最多的资源(你们难道不应该自我检讨一下?)。

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他们采取正确的政策,例如建立诚实守信的政府,实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他们有一天也能变得像第一世界国家那样繁荣昌盛。这种承诺是不切实际的,是一个残酷的谎言。 现在全世界的 75 亿人中只有 10 亿人享受着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可这已经是我们勉力维持的结果。

我们美国人常常会说,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民的资源消耗水平不断提升是一个“问题”,而且还幻想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事实是,这个所谓的问题当然会持续存在:中国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不过是在努力使自己的消耗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国民的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发达国家的人口愿意降低自己的资源消耗量吗?假如人人平等,那么资源消耗量是否也应该是一样的?

此时我们就会发现,满口仁义道德的美国人根本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成全第三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西方世界的虚伪的真面目,我们必须意识到,靠西方人的道德和自觉是无法解决资源消耗不平等这样的全球化问题的。

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我们在新冠肺炎这件事上面已经领教了西方人对于“自由”、“个人主义”的邪教式崇拜;更不用说很多人至今认为“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新冠不外乎一场骗局,你难道能指望这些人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尚角度上牺牲自己的生活水平?

大多数美国人会表示反对:我们才不会为了世界上其他地方民众的福祉而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正如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曾说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容妥协的。”然而,全球资源面临的残酷现状告诉我们,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必将发生变化,这些资源的消耗殆尽才是不容发生的 事情。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美国人都将在资源消耗水平上做出让步,因为地球的现状无法维持我们目前的消耗水平。

图解

资源不平等问题

未来会怎样?

作者认为,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耗水平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资源消耗会逐步提升,两者的不平等程度会缩小,而政治家、国家领导者必须考虑如何应对这样的趋势。

我们不应想尽办法阻止这些趋势。我们已经掌握足够的知识去逐 步实现这些目标,现在主要缺乏的是政治意愿。

假如发达国家并不愿意承认这样的危机,并且拒绝主动找寻危机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排斥移民,那么【恐怖主义】将是愤怒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最后的泄愤口。

Luna 说

这部分的内容很深,也是书本的精华部分之一。

首先,作者指出了各国冲突的深层原因:对资源的竞争,基于这个原因,日本需要进行海外扩张,帝国主义国家需要进行殖民侵略,获取殖民地的大量资源。

资源分配的矛盾不可调和性,会带来冲突,以致出现战争,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走上了殖民之路,他们的国民消耗了绝大部分的世界资源,享受着最好的生活水平,然后告诉发展中国家,你们这么穷,是因为你们的制度不行,你们不够民主,你们的市场不够开放。

之前看温铁军的视频,里面提到了:现在发达国家推行的这套理论目的不是为了让发展中国家真的发展起来,因为他们的历史是建立在屠杀原住民、掠夺资源的基础上的,我们不可能重走发达国家的路,所以必须寻找另一种发展模式——不靠殖民、不靠战争、不靠扩张和侵略来发展。

但是发达国家会说:你们错了,你们和我们不一样,你们应该和我们一样,我们是为了你们好。

事实是,世界的资源无法支撑所有人都以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来消耗资源,发达国家的人是既得利益者,要让他们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来让第三世界的人过得更好,他们会愿意吗?显然不会。

那么,这个世界的未来究竟会怎样?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体系,来缩小国与国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来帮助落后的国家发展独立自主的经济(而不是靠那些表面上为你好,实际上是为了占有你的资源的经济援助)。

当发达国家关闭大门、收紧移民政策、矛头指向新移民和少数族裔、开启贸易战、一切为了本国利益、一切为了维持本国居民的优质生活水平时,那些渴望拥有同等生活的人只有两个选项:

  • 要么变成恐怖分子;
  • 要么去建设自己的国家,走一条不同的路。

除非这个世界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除非发达国家真的愿意缩小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否则,目前基于美元体系的【后布雷顿森林时代】也是迟早是会崩溃的。


4. 结语

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涉及的知识和观点很广,带给我的思考也比较多,所以读后感会分多篇完成。预计至少还要写两篇,一篇聊澳洲和中国,一篇聊美国和中国。

危机的本质就是【当前的做法无法面对新的挑战】,面对危机时,最差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干;而想要化解危机,必须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试图改变结果,这样的行为不一定有效,但我们要有耐心、敢于试错,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条件来找到解决方案。

最后放一张中英文双语的图,对于个体来讲,我们在面临生活、职场上的重大危机时,可以采取这个框架,看看我们能够如何化解危机,甚至转危为机。

危机框架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