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记 | 我卸载了 Clubhouse

February 9, 2021 字数 1206 3 min


0. 前言

感谢某位小伙伴的邀请,我昨天拿到了 CH 的邀请码,体验了大约 5 个小时。

今天早上,又体验了 30 分钟,然后我决定删掉这个 app,听回我每天的日常 - Blinkist 和 Bookey。


1. Clubhouse 初/终体验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界面很简单,一些好的产品设计我也不赘述了。

从我个人的使用角度来看,有两个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整个注册流程的核心就是让我 follow 别人,选择兴趣,并且建议我用真名注册,让我有【必须在这个平台上保持真实身份】的印象;

另外,要求我开放通讯录权限,假如不开放,我就无法邀请别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隐私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输入被邀请人的手机号邀请?

注册完成之后,我进了以下这些房间:

  1. 为什么 Clubhouse 让你中毒
  2. 中美交流
  3. 各地华人交流
  4. 英语角
  5. 一个投资相关的群

最喜欢的是那个投资相关的群,英语角也还行,但不是我的刚需,剩下三个群都是在讨论 CH 的优缺点以及一些时政、社会议题。

喜欢那个投资群的原因是,坚定了我的最近学到的一条道理:你能赚多少钱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普通人别把自己当成专业投资者看待,假如没有好的资产,宁愿空仓。

在剩下三个群里面听了各种各样的发言,印象深刻的有:

  1. 国内的朋友有一部分是反对封禁 CH 的,有一部分表示可以理解;
  2. 非国内的朋友全部是持反对意见,认为阻碍了思想之间的自由交流,缺乏多样性;
  3. 关于一些人权议题,有专业的记者在群里发表意见,影响到了一些内心善良的人;
  4. 有几个群的主持人控场能力不错,会在一些发言之后做翻译和总结;
  5. 一个高中生说平时大人说话都不让她听,在 CH 里面她可以去接触大人的世界;
  6. 有海外华人说平时没有机会开口说中文,这个平台给了她练习学习的机会;

从一个人的声音和表达里面大致猜测出这个人的身份和教育背景,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声音成了一种建立个人影响力的方式。CH 的用户群体或多或少都有【高知、IT、金融、海外经历】之类的标签,所以大部分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不错的,能清晰论证自己的观点。


2. 为什么我卸载了这个软件?

  1. 信息获取效率低,容易在无效信息中浪费大量时间;
  2. 平台群体的多样性和自由的表达确实是一个亮点,但【和更多的人交流】不是我的刚需;

多样性是否真的能提升思考的深度?我之前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认为答案是:适当的多样性有益于思想碰撞,过度的多样性则可能让一个人沦为信息爆炸时代的一枚棋子,只能去重复别人的观点。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观察,即使是有高学历、海外经验的人,假如在用同一套理论去理解不同的国家,在我看来也并不是独立思考者。

比如关于中国议题,我听到的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的表达和普世价值观的强调,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扶植一个由民主选举组成的新政府显然不是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人会提出的方案)。

那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具有完整理论框架和真实经验的观点,才是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由于 CH 对我的实际生活产生多大的正面影响是个未知数,性价比很低,我最终选择了卸载。

最后悔的?可能是给了这个软件访问我通讯录的权限吧……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