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说 | 以爱之名的绑架"

August 8, 2025 字数 4340 9 min


0. 前言

“一切持续消耗你的人和事,不论是至亲、至爱、至信,都需要被剥离。”—— Luna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

至亲、至爱、至信,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就算理智如我,依旧会因为朋友的不理解而难过伤心。

因为我们把一颗赤诚火热的心交出去的时候,总是期待得到回应的。

你可以说,对不起,我不需要你这个朋友,那我也愿意收回。

但是假如你收下了,把它放在地上践踏,在我苦苦哀求的时候,还冷眼看着我说:我不在意这个东西。

我虽然知道,错不在我,我依旧会难过。

但我不会强求什么,因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记着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


1. 关于吃醋

有很多人会自称「淡人」。

我不觉得我是个淡人,我应该是个浓烈的人。

但是我在很多事情上的处理方式都是反常识的。

比如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聊到「吃醋」这个话题。

我说我从来不吃醋。

PS:我不觉得吃醋这个行为有任何的问题,我只是在剖析自己的内心。

他们惊讶,说是不是不在乎。

我说,也不是,就觉得没必要。

也许是绝对信任,也许是绝对自信,也许就是觉得,吃醋完全是一种自我内耗+向外求证的行为。

我觉得,吃醋肯定是对方做了一些让你觉得不妥当的事情,然后解决方案是要求对方改掉这个让你不开心的行为。

我本身对于「改变别人行为」这件事没有太大的热情,也不太喜欢别人以爱之名来改变我的行为。

所以即便曾经的男友很不喜欢我有「异性朋友」,我也没有因此就只跟女生玩。

我觉得出轨这件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我内心坦荡,别人怎么想的,又有何干呢?

当然,我这种性格似乎不怎么讨女生的喜欢。

所以我曾经莫名其妙的收到过女生的警告短信,说我跟 TA 男友如何如何。

我:我根本不知道他有女朋友啊,而且我俩就吃了个饭而已。

这里又要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察。

明明是自己男友的事情,为啥要去找女生「对质」。

冤有头,债有主,你如果有意见不是应该找你男友说吗?

而且你男友也是个独立的个体,难道管不好自己吗?

总之在我的逻辑里面,我不会管我的男友跟别的女生之间的关系。

因为我觉得,有事,管了也没用;没事,管了也瞎管。


2. 关于育儿

这周参加了轩宝学校的家长会,跟老师聊天。

老师跟我说担心轩宝在学校朋友不太多。

我说:我也发现了,他经常说别人不愿意跟他玩。但是我观察到,他其实在外面跟别人都能玩起来,他的沟通和社交能力没有问题,他更喜欢跟比他大的人沟通一些有深度的话题(比如怎么摆摊赚钱)。

我继续说:所以,我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你没有问题,你很好,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能玩到一起的朋友,你也可以跟自己玩,回家跟妈妈玩。

一个人能跟自己相处,不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吗?

我记得自己高中之前都是性格蛮孤僻的。

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

我不觉得自己必须要有朋友,我写日记,看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部分时候,我很安静,安静地学习,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至少没人特地指出来:你这样不对,你得多点朋友啊。

虽然 MBTI 每次都是 ENFJ,但我总觉得我 16 岁之前应该是个 I 人。

当然,说出去好像也没人会信。

跑题了,我后来跟老师说,每个孩子的节奏不同,我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重要的不是学术成绩,也不是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 TA 是否有一颗好奇、热爱探索、愿意动手躬身入局的心。

我觉得大方向来看,轩宝都挺好的,所以我不担心,不焦虑,不觉得他需要被 fix。

好像是老师好心给我提了点孩子的问题,我跟她说别担心,我家娃挺好的……


3. 为什么总是希望 fix 别人?

这里又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喜欢「好为人师」,看别人都是问题,看自己一点毛病都没。

家长看孩子,好多问题需要 fix。

老师看学生,好多问题需要 fix。

爸妈看成年子女,好多问题需要 fix。

伴侣看彼此,好多问题需要 fix。

这种想要 fix 别人的心态,到底是真的为了对方好,还是自我心理状态的投射呢?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 fix 的,是不符合我们内心准则的行为。

比如:看到孩子不分享玩具,觉得孩子自私,需要培养孩子慷慨的心态,因为家长认为慷慨是好的,自私是不好的。

比如:看到伴侣努力工作,觉得伴侣太卷,需要松弛生活,因为自己认为生活应该是松弛的,而不是过度努力的。

比如:看到伴侣躺平,觉得伴侣没进取心,需要努力一些拼搏事业多赚钱,因为自己认为要早点攒钱买房达到财务自由,所以不能躺平。

比如:看到子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子女说的跟自己预期的不符,用自己过往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你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是 xxxxxx】……

再比如:老师看到我儿子好像没什么朋友,觉得这个不正常,孩子需要有朋友,我们需要帮助他让他交到朋友。


4.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正常」的标准

人们似乎都觉得,「不正常」需要被修正成「正常」。

那么,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谁眼里的正常是国际标准的正常呢?

当我们过于坚持「统一标准」「唯一真理」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很多的「不正常」。

当我们觉得自己有资格 / 有义务 / 有权利 / 有权力去修正那些「不正常」的人的时候,我们就不由自主地给别人提建议。

为啥?因为我们想对别人好啊!我们是在真心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啊!我们是希望他们变成我们心目中「正常」的样子啊!

变成我们心目中「正常」的样子有什么好处呢?

可能会让他们跟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也可能就是让我们自己看到「不正常」的对方的时候心里不用那么膈应?

那么对方「不正常」究竟影响了谁?

是对方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说对方的问题,不提建议,对方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

还是说,只要对方没有按照我们心目中的完美路径去生活去思考,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去修正对方,去告诉对方:「你还不够好,你没有达到我心里的标准,你还要改掉 xyz,你还要做到 abc……」。


5. 爹味妈味

现在有个热词:爹味妈味。

我是为你好,而且不用你觉得,只要我觉得就行了。

为什么?因为我比你更有资格决定你应该怎么活着啊。

不听我的?你是不是不孝顺!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吗?你真是个白眼狼!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家长,在努力的剥夺孩子成长和独立的权利?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了成家了都还要指手画脚?

他们既没有活在自己的人生里,也没有允许孩子活在他们的人生里。

他们以爱之名,牢牢地捆绑着孩子。

当孩子最终双手投降,献祭了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少年心的时候,他们满意了:孩子真乖,真懂事,真孝顺。

然后他们转身去跟其他的父母闲聊,拿出自己的孩子去炫耀自己为人父母的成功。

何其可悲,而且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不是一代人的悲剧,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悲剧。

道德绑架,亲情绑架,之所以能绑得住,是因为那个被绑的人还在乎那个绑匪。

真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又有什么能绑得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呢?

但是绑匪们啊,你们真的要把自己爱的人逼到反目成仇的地步吗?

那种以爱之名的绑架,真的是爱吗?

还是:我想让你成为我心目中正常的样子,这样我就不用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去接受另一种活法了。


6. 吃苦在先,享乐在后?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论调。

我就是这样被养育的。

我从小到大都觉得享乐是不好的,是错误的,努力才是对的,是值得被表扬被看见的。

去年重度抑郁的时候,我想到的唯一解法是:再更加努力一些,因为努力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且,我坚定的认为,努力和享乐是无法同时进行的。

只有努力完了取得成果之后,才可以庆祝,才可以享乐。

事实上呢?

首先,努力失灵了,我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菜,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写代码。

其次,我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却没有看到任何的结果,我觉得我这样的 loser 没有享乐的资格,我只有更努力,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才有资格快乐。

最后,我还羡慕嫉妒甚至憎恨那些快乐的人,为什么他们可以拥有快乐,我却什么都没有,我只有没日没夜的努力和一颗干涸的心。

「幸福力」是稀缺的

我跟朋友聊天,说很多人其实缺乏「幸福力」,就是真正快乐和开心的能力,这个能力跟钱没啥关系,也跟「努力」这个状态不互斥,它就是一个核心的「让人有人味儿」的能力。

有个词叫做「知足常乐」,而知足这两个字很有趣,知道自己已经丰盈满足,就可以经常快乐。

核心是满足吗?不是的,核心是「知道」。

自我觉察,自我感知,脑海中的自我叙事,这些才是一个人是否能「感受」到满足的关键。

说到底,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感受。

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似乎能感知到。

当你靠近一个幸福力很强的人的时候,你也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知识也许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但感觉是可以的。

刚出生的孩子都知道回应微笑的表情,这是人类的本能啊。

缺乏自我感知和自我连接的人,更喜欢 fix 别人

之前提到的那种喜欢修正别人,让别人(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亲密的人,包括孩子、伴侣、朋友)变成自己眼中的「正常状态」的人,我来大胆猜测一下,应该是一群很少去感知到自己内心的人。

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脆弱、不完美、片面、自傲。

他们只看见了:自己是这么活着的,那就应该是对的,正常的。

所以,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就是有问题的,要治病的那种人。

他们看不到不同人的千姿百态,他们只能看到一个真相,一个标准,一个活法。

他们的头脑是闭塞的,是拒绝和害怕看到多样化的。

他们喋喋不休,他们不断强调自己的过去经验(尤其是成功经验),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是正常的而且这样的正常是值得被传承的,他们讨厌看到不同的生活状态,他们喜欢打压别人,他们喜欢语气委婉但是不容置疑地给你当爹当妈,他们喜欢讲自己的吃苦经历以及如何吃了苦之后成为了今天的样子,他们喜欢告诉你成功的时候千万别骄傲,他们喜欢挑别人的毛病但是一点都听不进去别人给他们提的建议。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有的话,再跟我默念一遍这个句子:

“一切持续消耗你的人和事,不论是至亲、至爱、至信,都需要被剥离。”—— Luna

PS:注意这里有个「持续」的概念。

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伤害被打压被剥夺主体性,不论那个人嘴上说的多好听,不论那个人跟你有多么深的血缘关系,不论那个人想要 fix 你的目的是否摆到了明面上,只要你持续觉得不舒服了,那就相信自己的感觉,离开吧。

大不了,就是六亲不认,这世上有很多六亲不认的人,他们也活得好好的。


7. 结语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以爱之名绑架你。

那些看到你飞走了就骂骂咧咧的人,大概率也不是真心地无条件地爱着你。

所以,舍弃了没什么可惜的。

就算全世界都不爱你,只要你爱自己,就够了。

内核要稳,才能吸引到同频的人。

如果找不到意义,那就别浪费时间了,意义不是寻找的,而是创造的。

每个人都有隐形的翅膀,或大或小,或长或短,都能让你自由地飞起来。

雄鹰可以飞,小鸟可以飞,蜻蜓可以飞,蚊子可以飞,飞翔的姿态不一,也不需要一样。

起飞的时候,别回头,向前看,随着风的律动,轻轻展开你的羽翼。

广阔天地,任君翱翔。

原来,没有谁能真的绑住你,除了你自己心甘情愿地被绑架。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