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记 | 旅行的意义

August 31, 2025 字数 2884 6 min


0

小时候,过生日那天,我会期待生日蛋糕。

期待许愿环节,期待收到礼物。

大了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过生日都会写一篇文章,用文字来记录自己过去一年的心路历程。

2025,既然开启了 Luna 2.0,咱们不妨把想象力再提升一个 level。

为什么不送自己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没有计划,没有负担,没有 KPI,没有同伴,就是跟自己相处,跟自己作伴。

还珠格格里面那句耳熟能详的歌词突然冒出来:「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8 月狮子月,8 月生日月。

这个月,我在地图上解锁了两个新的国家: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1

我曾经以为,一个人旅行,是一件孤独寂寞可悲的事情。

但很多事情不做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当我发现我可以随时改变行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时候,我意识到——我的行动 100% match 我的念头,没有任何内耗,没有任何辩论,没有任何说服,没有任何委屈,没有任何折中。

在和自己相处的时候,有的只是不间歇的自我觉察:你还走的动吗?你还吃得下吗?你还买得起吗?

在这种天人合一,心随意动,知行合一的寂静和喧闹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这是一种独立的自由。

这是一种,精神和肉体,同时自由的感觉。

这是一种,广阔天空,任我翱翔的淋漓畅快。

妙哉!爽哉!


2

儿童期的我,习惯于和父母相处。

青春期的我,习惯于和同龄人相处。

成人后的我,早早进入了相夫教子的阶段。

我似乎少了个独立期。

一个能凭自己本事赚钱,也能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经历上,去丰盈和扩展自己的内在世界的时期。

以前,妈妈总说: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就做了妈妈。

是啊,妈妈 25 岁生了我,我 25 岁生了轩宝。

按照现在的心态来看,结婚生娃确实挺早的。

但有些人生大事吧,也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才能「草率」决定。

再加上我一直是个脾气犟得像头牛的女生,我内心决定的事情,从来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我只会告知对方我的决定,不需要建议,只是 inform 而已。

所以,有些决定,做就做了,反正我的人生,自负全责。


3

我的人生节奏,跟大多数同龄人是错位的。

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大家都去读研了,我去工作+结婚了。

大家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找工作了,此时我已经生娃了。

大家工作了一段时间,开始考虑人生大事了,此时我裸辞去澳洲读研了,还转了码。

大家生娃了,开始考虑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了(包括移民),此时我已经拿到绿卡了。

大家看到了 AI 的趋势,开始问我是否要转码了,此时我已经弃码了。

大家都投向自媒体,人人都要写作输出观点的时候,我已经写了 8 年的公众号了。


4

我讨厌跟别人一样。

我拒绝雷同。

我不喜欢自己可以随意被替代,因为我明明就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看不见,应该是你瞎。

前几天有人来找我,说:可惜你流量没做起来啊,你的价值远远被低估了。

我说:能遇到我和我的文字,是别人的福气,我不以流量为生,我只是个简简单单用文字在记录人生的女子。

也许这很好的解释了我为什么明明学的是中文、新闻,却没有做文字相关的行业。

我想我骨子里面是珍视自己敲出的每个字的。

我不希望这些文字为了哗众取宠而过分夸大,也不希望它们为了煽动情绪而颠倒是非。

我以我笔写我心,对于文字的执着,是我坚持到现在的精神洁癖。


5

有人问我:你会用 AI 写作吗?

我说:问这个问题,你大概是不太了解我。

我的每个标点符号,每个措词,每个断句,每个停顿和欲言又止,都是我心境的显现。

恕我直言,AI 还没有厉害到可以复刻我灵魂的层次。

我对自己全身上下,最满意的就是我的脑子,我的思想,我的洞见。

青春的容颜总会长满皱纹,曼妙的胴体也不过是造物主的恩赐。

唯有这颗心,这张嘴,这支笔,这些思考,才是我创造的,它们是独一无二的。

年会的时候,老板说:Wealthy people have the capability to make money, rich people only have money.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果然是个富人。

I’m a wealthy woman.

难怪我走路带风 😄。


6

旅行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了很久以前看《权力的游戏》里面的一个点:Arya Stark 在无面者的世界里面被教育 - a girl has no name.

“A girl has no name” refers to the state of being a Faceless Man in the Game of Thrones universe, which requires a complete surrender of one’s identity and past to become “no one”.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国家,独自一人走在街头的时候,我是谁呢?

人们常说: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你认为自己是谁,就可以表演出那个身份,假如演技足够高明,就能够收获信任。

他们问:Where do you come from?

我说:China。

我有时候又说:Australia。

后来我说,I’m from China and moved to Australia 8 years ago, I’m currently living in Sydney.

初中老师说,一个人需要「慎独」。

以前看电视剧,总有个老套的剧情是让人发毒誓,假如有半句虚言便天打雷劈。

我真的是个不会撒谎的人,因为撒谎对我来说太累了。

我很懒,懒得去猜忌,去计较,去试探,去强迫,去操纵,去设计,去用各种招数来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人。

但是 2.0 的我,进化了之后,突然悟到了另一层。

既然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故事都是自己写的,那我随时都有重启人生的决定权。

我认为我是谁,我就可以成为谁。

我不需要表演,我不需要假装,我不需要同时拥有多个假面人生,我只需要轻轻合上这一章,提笔在全新的白纸上,写下我正在经历的故事。

世间万相,五彩缤纷。

着相,原来就是把自己框死在某个人生里面,还告诉自己,这么活着是迫不得已,都是被这操蛋的世界逼的,都是被别人拖下水的。

我可以在某个相里面,但我是流动的,自由的,是可以随时换个相继续活下去的。

原来,我眼里那些无聊的人、生命停滞的人,就是每次见到,都还在原来的相里面的人。

当一个人没有新的东西输入进大脑,没有新的思考、经历、见识,没有新的自我迭代和进化,这样的封闭系统,必然导致熵增。

熵增原理,指孤立热力学系统的熵不减少,总是增大或者不变。用来给出一个孤立系统的演化方向。说明一个孤立系统不可能朝低熵的状态发展,即不会变得有序。


7

旅行,就是很好的熵减手段。

遇见不同的陌生人,体验不同的食物,走在不同的街道上,验证自己的猜想或剥离自己的预设观念,充满好奇地用空杯心态去跟这个世界链接。

原来吉隆坡的厕所是给钱才能上的。

原来猫山王榴莲的季节已经过了,现在要吃青龙。

原来去餐厅是要自带纸巾的。

原来槟城的美禄比澳洲的要好喝。

原来白咖啡不是白色的。

原来 2025.08.09 是新加坡建国 60 周年。

原来今天(2025.08.31)是马来西亚独立 68 周年。

原来酒店的服务员小哥是住在马来西亚,每天来新加坡上班,来回一个小时。

原来我很喜欢的榴莲提拉米苏店的老板画了墙上所有的画,他在疫情以前是个美术老师,后来把画室改成了咖啡厅,现在已经开了 6 家店了。

原来这世界真的很大很大,有那么那么多的相,有千千万万种活法,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结语

原来,努力的意义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不枉此生。

原来,赚钱的意义不是看到银行卡里面的数字就觉得安心,而是在看对眼的时候能买下来自己喜欢的东西。

原来,旅行的意义不是为了看到风景,而是为了看到在不同境遇下的自己。

34 岁生日快乐~

我宣布:我独立了(言行一致的那种)!

这份礼物,我喜欢!


窗外的世界很精彩,一点也不可怕~


花朵裙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这世界很好玩,你要一起吗?


人生没有最好的年纪,只有最好的状态。


人生短短三万天,要活得真实绚烂才不枉此行。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