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系列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构思的,之前写过一篇关于 Peter 的,也约了一些访谈对象,Sheldon 就是其中之一。
我和 Sheldon 的相识是在新生 enrol 的那天,我们正好坐在一起,然后交换了姓名和本科专业。他跟我说他的英文名叫 Sheldon,本科读哲学的时候,我还是挺惊讶的。他看起来是个很踏实的青年,给自己取这个名字,莫非是个怪才?
然而脸盲的我过了一段时间就完全忘记 Sheldon 了(对不住。。),后来在做 Java 作业的时候,我跟另外一个朋友咨询一个 bug,他给我介绍了 Sheldon,说这位是大神,什么都懂一些;Sheldon 在认真分析了我的代码之后找到了原因(超感谢!!),然后 Sheldon 跟我说,我们开学的时候就见过了呀(囧)。
我经常跟 Sheldon请教一些比较古怪的问题(就是正常人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太细节,根本不重要,但是我想半天想不明白),而 Sheldon 每次都花时间非常热心细致地为我解答疑惑(再次感谢!!)。
在我眼里,Sheldon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完美主义了,好几次考完试我问他写的怎么样,他都说前面的题目花的时间太多,后面来不及做;我知道他肯定是写的太细了,反而导致最终成绩没有我高;但是他的基本功真的很扎实,脑子也很聪明,是很热心很善良的一个人。
我之前跟他说要写人物专访,介绍一下学习经验,也可以谈谈哲学。
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我发了上万字的稿子(惭愧的是,我当时学习太紧张,一直没空细看,对不住 Sheldon),后来放假了我又忙 PTE 的事情,Sheldon 也在进行 PTE 备考,所以我没有再提稿件的事,想等他考过 PTE 再说(顺便说一句,Sheldon 总共考了两次,第一次没写完,第二次九炸)。
现在,我和 Sheldon 总算同时有空了,这篇久违的专访也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Sheldon:上学期开始的时候,在发完 Peter 的访谈文之后,Luna 曾找我写一篇类似的访谈,分享学习经验。我当时满口答应,前前后后写了几千字,但是这个坑一直没填满。后来因为学习忙不过来也就搁置了。之后在 mid-break 的时候又扩充到上万来字。不过经过了整整一个学期,心态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之前写的东西不太符合现在的心境了。现在重写一篇。
**本科学历:**在国内读了哲学和逻辑学
**工作经验:**做了两年多市场研究员,在培训机构教了近三年数学
Luna:你为什么选择出国读 IT 呢?
Sheldon:出国是因为想移民;读 IT,是因为 IT 是移民专业里我最感兴趣且对英语要求不太高的。
Luna:这个成绩单已经挺漂亮了,但我个人觉得,Sheldon 还是属于那种不太适合考试的类型,因为之前提到,他容易花很多时间在”完美回答“一道题上面,导致做不完试卷。
Sheldon:答题的时候涉及到遣词造句的时候往往犹豫不决、想太多、完美主义,这是部分原因。其实也还是因为考前练得不够多,所以不够熟练。
Luna:Sheldon,可以跟大家谈谈你的学习方法吗?
Sheldon:好的,我接下来会跟大家分享 8 点学习方法和建议。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1)从书里或者其他渠道(例如 TED 演讲,大学公开课)里听到,并且有我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支持
2)不过这种经验支持仅仅是个人体验,并没有较为系统的科学的验证,因此仅供参考
3)以我的知识结构和个人体会,筛选归纳出我觉得最重要的几点。
专注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任务上,通过集中注意力将你的工作记忆全部用于当前的任务。工作记忆相当于大脑的内存。**学习新东西通常都需要经过工作记忆的反复加工才能理解并进入长期记忆。**而注意力将直接影响学习内容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以及对学习内容进行加工的精细程度。
据说不专注和专注相比,瞬时智商可以相差到 10 个点。不信可以试着从 100 开始倒数,同时做另一件需要你耗费注意力的事情。
影响专注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包括疲惫、困倦、饥饿、疼痛、内急、胡思乱想等等;外部干扰包括环境噪音或者其他干扰事物 (例如手机、突发事件)
应对方式有两类:减少干扰,增强抗干扰能力。
减少干扰又可分为减少内部干扰和减少外部干扰。
1)减少内部干扰:每天要吃好睡好;一次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否则容易疲劳。
2)减少外部干扰:例如,可以利用 forest 来帮助自己在规定时间内专注不看手机,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具体得看个人,太安静也不一定好),选择大家都在学习的地方(图书馆)。
3)增强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冥想和运动提高专注力和抗干扰基准线。
相关书籍:《番茄工作法》《自控力》
**相关 app:**Forest
Luna:你一般会选择在哪里学习?学习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呢?
Sheldon:我通常会去图书馆或 MPA,偶尔在家学习。我下午和晚上学习效率高一些。我每次连续学习时间通常在 30 分钟到 2 小时之间。有时候会严格按照番茄时间——学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但有时候也会忘记休息或者不想休息,希望把一个任务一气呵成。但通常也不会超过 2 小时,不然会影响效率。
1)封装。理解和记忆的时候,把相关的知识点封装成一个模块,相关的小模块又形成更大的模块。
2)关联。不断去思考和总结知识点之间、模块之间的联系。
这样不断整理知识点,知识在你头脑里就不是散乱的,而是有序的、有结构的,才可以称为知识结构。
这个过程通常会通过做笔记和整理笔记的方式呈现。笔记方式可以用 mindmap,也可以采用像写文章那样有一级二级三级标题的 linear notes,其实质都是 tree 的结构。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做笔记整理的意义大于单纯记录,或者说每次复习笔记都不是简单看一遍,而是一次重新梳理。有时候,随着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止一种可能,换个角度可能可以发现其他的关联,因此需要不断重构。
Luna:这点我觉得挺重要的,比如我就属于那种喜欢记很多笔记,但是复习的时候还是要看原始 PPT,甚至重写一遍笔记的人。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你是如何整理笔记的呢?怎么保证自己第一次记的笔记可以持续使用到学期末?
Sheldon:我和你差不多,**每次复习可能都会重写部分笔记。**我所谓的整理笔记,就是根据原始材料和原有笔记,重新归纳总结,重新组织笔记、更新笔记。
1)“保证第一次记的笔记可以持续使用到学期末”,如果是指第一次记的笔记原封不动使用到学期末,那不是我的风格。我的笔记是 living document**。**笔记反映的是你当时的理解。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之前的内容多多少少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你的理解已经不同于最初的理解,而你第一次做的笔记可能已经难以完全符合你最新的理解。所以笔记需要不断更新。
2)有时候我会在原有笔记上直接删改或添加;有时候为了不陷入之前笔记的思维定势,我会先把原有笔记抛开,重新写一份笔记,然后再与原有笔记合并。理想情况下,一份笔记会经历至少 5 轮更迭:预习笔记,上课笔记,课后整理笔记,周复习笔记,期末复习笔记。
3)对于我来说,复习笔记绝对不是像看文摘一样把笔记看一遍或者 n 遍这样被动输入的过程。**对我而言,前面提到的整理、更新、提炼笔记的活动与复习笔记完全就是同一个过程。**不过随着笔记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一活动的具体侧重会有变化。比如在笔记形成的早起阶段,它的侧重点在于提炼核心概念和观点,理解学科内容架构,以及记录关键细节。而当笔记比较完善之后,复习过程会更多采用重写笔记、默写笔记、自问自答的形式——这符合下面的第 4 点建议(看书十遍,不如测试一遍)。
Luna:笔记是 living document 这点非常赞同;回想了一下我的学习经验,整理/重写笔记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重复记忆重点知识,也就是复习笔记的过程。听完你说的,我可以不纠结自己总是做“无用功”,重写笔记了。
相关书籍:《学习之道》《如何阅读一本书》
**相关 app:**OneNote
原理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具体不多说了(我也不懂)。就是要反复记忆和练习。不仅仅适用于背单词,也适用于任何知识。当然,那些内在关联越少的信息,越依赖这种方法。
第一次接触的新内容,需要当天复习。此后两次复习之间的间隔时间可以逐步拉长。具体描述可参考杨鹏《17 天搞定 GRE 单词》。
各种 Flashcard——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电子的——是记忆的好帮手。现在很多 Flashcard 软件都有基于遗忘曲线的算法。如果需要自定义卡片,比如自己整理的某个学科的概念、术语和问题,那么可以使用 Quizlet,它有网页端和移动端,通常我用网页端定义卡片,用移动端来记忆。
Luna:我有个疑问,其实我每次考前都把知识点记得挺清楚的,但是考完没多久我就能瞬间忘记所有的东西……你有类似的体会吗?
Sheldon:我不知道考完之后多久会忘记,因为我考完之后很少去试图回忆。这个现象还蛮正常的。**因为大脑的认知资源有限,遗忘是为了能开始学习新的知识。**而且有个观点是说,你之前花时间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其实并没有完全丢失,你想不起来是因为它藏在记忆深处,没有足够的线索或者没有足够的外部需要把它提取出来。等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快激活。
另外,现在这个资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事实性的知识其实没有太多记忆的必要。你需要知道的是去哪里寻找和学习知识,如何学习一项新知识和技能,如何分辨真假,以及如何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重要的知识。
Luna:学习能力的高低不是根据记忆力来判断的;在需要某项技能的时候,能够快速掌握并且使用,创造价值,才是重点。
相关书籍:《学习之道》
**相关 app:**Quizlet,Anki
自测练习,比被动看书看笔记更有效。比如以前背单词书的时候,看着单词去回忆解释或者反过来根据解释回忆单词,比单纯直接把单词和解释看 n 遍的效果要好。被动的反复读,只会让你读的过程得越来越顺,让你产生能力错觉,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记住。
自测的方式,除了人为遮住答案,同样推荐 Flash card 类的应用(参考第 3 点)
相关书籍:《学习之道》
**相关 app:**Quizlet,Anki
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提出问题。利用 forum、consultation 及时解决问题。
在各种学习方式里,最有效的两种方式就是learning by doing 和learningby teaching。当你试图把你所学的东西去分享给别人、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别人听的时候,你就得迫使自己做更多的 research,并且重新审视自己以为已经理解了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很多之前难以发现的知识漏洞和理解误区。
Luna:难怪 Sheldon没嫌我问的问题太多,原来答疑解惑是他的一种学习方式。
组队学习有很多好处,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是:
1)讨论、分享和互相测试
2)相互督促和打气,让你有更多学习动力
吃好,睡好。不要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熬夜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损害健康。
Luna:我自己是没有熬过夜,但是身边人赶 Due 的时候都会好几天不睡觉,能不能谈谈你的熬夜经历?如何避免无效的熬夜?
Sheldon:熬夜很难受的,而且第二天会情绪低落、认知迟缓,可能要花几天才能缓过来。我觉得熬夜都是无效的吧,起码大部分是这样。我有时候熬夜是不能自控。其实并不想熬夜,熬夜之后会后悔。因为熬夜的时候效率很低,熬夜 3 个小时做的东西,可能还不如第二天早上清醒的时候半小时的工作量。当然,在赶 due 的最后一刻,如果确定能在 1 小时内完成而不会被扣分,而第二天早上起来做会扣分,那么权衡之后,比平时晚睡一小时,也值得——可能只有这种情况下的熬夜姑且可以被称为“有效的”。不过很多时候,人其实会低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而且一旦开始熬夜,往往这种判断力更差。所以还是不要熬夜了吧。
另外还有两个“万灵药”:冥想、健身。它们能够提升专注力、恢复意志力、缓解焦虑和疲劳,调节情绪,提升记忆力。
Luna:冥想和健身是每天坚持吗?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Sheldon:理想情况是每周健身 3 次,冥想每天都做。但很惭愧的是我还没有坚持成习惯。冥想完之后会感觉头脑清醒很多,心情也比较放松,不过不是每次冥想完都会有显著的感觉。据说要通常要坚持 3 个月才能发现显著的效果。健身也差不多,都需要坚持。
相关书籍:《学习之道》《自控力》;哈佛大学公开课《积极心理学》
**相关 app:**Now,Lumosity
以上 8 条建议我其实也没有完全掌握,它们也是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努力的方向。
除了前文提到的《学习之道》《如何阅读一本书》《自控力》《番茄工作法》之外,作为一个曾经严重拖延目前仍然在战拖的人,向各位有拖延倾向的同学,以及怀疑自己有 ADHD/ADD 的同学,推荐《拖延心理学》《时间心理学》两本书。
这些书虽然我并未全部看完,而且也远远谈不上把其中的方法运用自如,但是感觉已经受益匪浅。
Luna:《学习之道》我尝试看了三遍,《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只看了个开头就放弃了,但是……说实话,感觉道理有点深奥而且偏理论,没法彻底理解,你看这些书的时候都是怎么去理解的?会去做笔记吗?
Sheldon:《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正好就可以解决你的疑问。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第一次读不能彻底理解很正常。《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为了提升理解力,你要去读那种比你自己水平高的书,这类书你不要奢望一次就彻底理解。**如果一次就能完全理解,反而说明这本书的水平不比你高,不值得重读。我这里打个小广告,我正在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会把读书笔记上传我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Luna:Sheldon 的选课其实属于困难级别,因为他第二学期选了 5047,5046,5148,5057,第三学期选了 5140 和 5142 这两门课(Advance,需要前置课程才能选)。你选课的标准是什么呢?
Sheldon:我选课的标准有四个:自己感兴趣;能学到东西,所以通常不会去选水课;给分比较公平;对工作有帮助。
在这里,我就只介绍 5047 和 5142 两门课,其他课 Luna 和 Peter 之前已有详细介绍。
AI 入门课,涉及面广,问题庞杂,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猫鼠过河,数字推盘(n-puzzle),涉及经典搜索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谓词逻辑、贝叶斯网络等。
高中数学以及概率论基础。如果有离散数学或逻辑学基础更好,但不是必须。
David Dowe (Chief Examiner&Lecturer) 很可爱的老爷子。学术过硬,博学多闻,自带一种奇特的幽默气质,虽然我并不总能 get 到他的笑点。
上课风格该怎么说呢?希望学生参与互动,不过需要互动的部分往往比较简单;对于比较硬核的内容,如果是教材里有的,他大概会预设我们已经看过书了,所以很多时候他就不太去详细解释,而是直接发表评论。课件里还会扯一些玄学(哲学梗)。还会经常讲一些学术界的掌故,讲他曾经跟某某大牛见过;或者提到某个术语的时候,讲讲它的拉丁文词源。总之一言难尽吧。
除了 5047,他还教 5097business intelligence modelling,MDS 和 MBIS 课程,讲的是运筹学模型。
Nader Chmait (Lecturer) 对课内知识讲解得比大卫豆老爷子详细。(但他大概不清楚老爷子在课件里放的那些哲学梗。)
**建议:**如果你满足下列任一条件,那么就去选 David Dowe 吧,听他的脱口秀;否则,还是选 Chmait 比较保险。
1)自学能力强
2)有认真预习看书的习惯
3)本身基础比较好
4)你想跟老爷子做 Research
5)你是老爷子的粉,被他的幽默气质深深吸引
Jaime Clark(Header Tutor),性格温和的一个博士生。知识基础扎实,讲解清晰。非常推荐。
Russell, Sand Norvig, P. (201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 Modern Approach. (3rdEdition)Prentice-Hall. AI 经典教材
tutorial 考勤 5%,在线 quiz3%,和两个很酸爽的大作业 20%+12%
题量大且难,但给分宽松
如果 2019 年 S1 是你的第 2 或第 3 学期,可以选修。如果已经是第 4 学期,除非你学习效率很高,否则不建议选修,因为这门课还是挺花时间的。
已经修过 5047,并且对机器学习、数据科学感兴趣,可以选这门课。
学习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各种方法,以便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的模式。涉及到分类、聚类、异常值分析、关联分析等。
5047,懂一些多元函数求导和线性代数会有帮助
Grace
**非常典型的自学课。**书自己看,工具自己学,数据自己找。当然老师会提供所有这些东西的网络资源。自由度很高:工具有好几种,自己随便挑一种自学(R、Python、Weka、MatLab);数据集千千万,自己找数据来分析。
期中考 19%,一篇 report18%,出勤 3%,期末考 60%
如果你要选这门课,请吸取以下两个惨痛教训:
1)惨痛教训之一:Grace 可能会说这门课很简单很轻松,千万别信。你没学过的课,就是一个全新的 project,而你永远不可能在一开始确切知道你要花多少时间在一个 project 上面。即使老师说它简单,你也不能低估它的工作量。
2)惨痛教训之二:Grace 的课件东拼西凑,可能有很多错误;Grace 可能经常迟到;Sami 可能把一些基础公式解释错误。种种原因,可能会让你对 Grace 和她的团队的教学水平评价不高。但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有意无意地放任自己,减少努力。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上个学期,因种种可以克服但没有克服的自身原因,我并没有全力以赴。尤其是没有好好利用 mid-break 去看书预习复习(mid-break 被其他更感兴趣的事情分散了精力,开启了缺乏计划的拖延模式)。mid-break 之后一段时间的状态也不太在线。
这反映在最后的成绩单上,就是 5142 的滑铁卢——其实所有课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首先影响的还是 5142。由于低估了 report 所需的时间,又没有利用 mid-break 赶进度,report 最后整整迟交一周,而且提交的还是个未完成版——其实这迟交的七天也并没有太多进展,真正是得不偿失。(至于这门课为什么侥幸没有 Fail,我认为完全是因为老师仁慈。)
然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5142 的作业进度拖后,直接影响到了 5137 的进度;而 5137 的进度又影响到 5136 的进度;最后影响到了 5140 的进度和质量。虽然最后这三门都还算顺利(或侥幸)通过——这三门都是小组作业,感谢队友——但是如果我5142 **提前完成的话,其他三门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做,从而完成得更好,**而且也不用在最后几周熬这么多夜。由于我自身的缘故,影响到小组作业的进度,我感到非常愧疚!对不起 Steve,对不起 Barry,Anita 和 Susie,对不起 Katarina 和你的男友。同时也感谢你们的包容!
在较大的压力下,我采取了曾经的我最习惯但是却最无效的应对策略——拖延、逃避,不及时寻求帮助,面子上还要硬撑——这让我成为了自己所讨厌的人:不靠谱的队友。
这让我意识到,我还远远没有摆脱之前的那个我,还需要持久的自我分析和自我改造的努力。不然,一旦压力过大,可能就会故态复萌。
Luna:因为第三学期我跟 Sheldon 的课程有所不同,所以碰面的机会也比较少,但是光从同时选了 5140 和 5142 来看,就能想象到压力巨大了……Sheldon似乎有几次选择迟交作业的经历,能不能跟大家说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Sheldon:第一学期 9135 的 report 迟交 1 天,第二学期 5047 的第二个大作业迟交 2 天,第三学期 5142 的 report 迟交 7 天。当然这肯定不是我一开始就“选择”迟交。如果能不迟交肯定都不迟交。我想你所说的选择,是在最后已经要 due 的那一天,还是没做完,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确实面临选择。通常有三个选择吧:
举个例子,我 5047 的作业,每天扣 5%,但是当时我还有两道大题还没做完,这两道大题占了 30%左右(记不清了)。而我最后迟交 2 天,把这两题做到几乎满分,我觉得这就是值得的。
再举个反面例子,像 5142,我最后其实很多科目作业的 due 都在最后两周,那么这时候选择迟交,其实非常不明智。迟交这几天其实基本没有多少进展,而且还影响其他作业。
感谢 Sheldon 跟我们分享他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尤其是他经过思考和实践之后总结的八条学习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尝试。
PS: 如果大家对他的 PTE 备考经验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