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一个多月了,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会见到很多家长和小朋友,对于国内孩子和家长的相处方式,也有颇多见闻。
今天这篇文章,记录的是近期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件事情。
一天,我跟轩宝在商场的室内游乐场玩,突然一个两岁不到的小朋友(走路还不太稳)拉着我的手说”妈妈!“。
我被吓了一跳,因为他拉着我的力道很大,我的手几乎无法挣脱出来。
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他的父母,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想去找妈妈呀?
他点点头,继续拉着我说”妈妈!“,这次是带着哭腔。
然后他还拼命把我往出口的地方拖。
轩宝有点茫然的看着我,我跟他解释说,这个小弟弟的妈妈找不到了,我们帮他找一下好不好?
这时,我边上的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小姑娘说”妈妈去买衣服了。“
看来他们是姐弟俩。
小姑娘又朝着一个角落喊了声”爸爸!“
一个年轻男子(之前一直背对着我们在玩手机)转过身来,把小男孩抱走;他并没有安慰孩子,只是把孩子往身边的沙发上一放,就继续玩手机了。
我替那个小男孩心疼,看来这位父亲完全没有在乎孩子找不到妈妈的焦虑心情。
过了一会儿,我和轩宝滑滑梯的时候,正好在那位父亲和小男孩的区域。然后我凑巧看到小男孩从沙发上摔下来,掉进了一个沙发和边上一个座位的夹缝里面。
他应该是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出来的,因为他的头卡在外面,身体已经进去一半了(是一种倾斜的姿势)。
然后他开始哭,向爸爸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我想,正常人的做法肯定是把孩子抱出来咯,毕竟这么小的孩子卡进去,自己没办法出来的。
令我瞠目结舌的是……那位父亲听到哭声,连孩子的状况都没关心(根本没发现孩子为啥哭),他依旧背对着孩子,顺手把一个手机递给孩子,让孩子看手机上的图像(可以想象这位父亲平时就是靠手机哄孩子的)。
那个孩子看到手机之后,也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停止了哭泣(这位父亲应该觉得自己哄娃的方式非常有效吧)。
又过了大概十来分钟,这位父亲总算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卡住了,把孩子从夹缝中抱了出来,依旧没有跟孩子做任何语言交流。
见过不负责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负责的,我替这孩子心寒。
有一天,轩宝在玩一个“钓鱼”的游戏,就是拿着钓鱼竿(鱼竿上有块吸铁石),把池子里面的水生动物模型(上面有一块磁铁)钓起来。
轩宝目前还不太驾驭得了这种游戏,总是钓不上来鱼,试了几次失败之后有点气馁,就想直接用手捞鱼。
我温和地把他的手从池子里面拿出来,把鱼竿也拿走,然后问:你想钓哪条鱼?
他就开始指着池子里面的动物跟我说:红!鸭鸭!大鱼!
我根据他的指令,一条一条帮他钓上来,然后他把鱼放整齐,玩的也挺开心的。
如果我第一次没把他想要的鱼钓上来,就跟他说,这次妈妈没钓到,等会儿你要的那条鱼游过来了,妈妈再帮你钓(因为这个水池的鱼是绕圈游的)。
那天,跟我们一起玩钓鱼游戏的还有一个 4 岁左右的小朋友,他父母都在身边陪着。一开始他钓的不错,但是后来可能想钓的鱼总是钓不上来,他就把手直接放进水池里面开始捞鱼。
他爸爸看到了,立马吼道:“你怎么这么笨,连鱼都不会钓,手不能放进去的!”
那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变得很差,一个人闷声不响。
孩子的妈妈此时也只是在边上看手机。
我和轩宝继续在玩”我要这条鱼“的游戏,那个孩子被我跟轩宝互动的声音吸引了,主动跟他妈妈说,妈妈,我要钓这条鱼!
幸运的是,孩子的妈妈放下了手机,也开始认真地陪孩子玩起了钓鱼游戏,孩子立马就开心起来了。
如果你真心希望孩子笨,总是对他说“你真笨”也许能达成目的。
轩宝喜欢在一个电子游乐场玩开车的游戏,我如果带他去那个商场玩的话都会给他开一次车。
这天我们边上的有个小姑娘,玩开车游戏得了第一名,她特别开心特别兴奋地嚷着“妈妈,我得了第一名!”
结果叫了三遍,都没人搭理。
孩子的声音越来越没底气,而屏幕上“第一名”的庆祝图像眼看着就要消失了。
这时候,孩子妈妈出现了。
孩子看到妈妈,又开始兴奋的说:“妈妈,你看我是第一名!”
妈妈并未对此作出评论,而是毫无感情地说:“哦,我们回家吧。”
孩子没有再说什么,安静地跟着妈妈走了。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应该会蛮失落的吧……
有一天,我和老公带着轩宝在一个小区的室外游乐场玩。
这个游乐场的设施主要是滑滑梯和荡秋千,我们去的时候只有两个 6 岁左右的小朋友在玩,照理说人不多,应该可以玩的比较开心。
轩宝开心地准备爬上楼梯去滑滑梯,没想到其中一个女孩子挡在楼梯口,不给轩宝上去,还一脸生气的说“我不欢迎你们,这是我的地盘!”。
轩宝懵了,啥情况啊。
我看边上的大人都没什么反应,就跟那个女孩说,这是大家一起玩的地方,所有小朋友都可以玩的。
她还是很生气,虽然离开了楼梯口,却坐在一个大滑梯的入口处,不让我们上去,嘴里继续念叨着“这是我的地盘”。
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干脆带着轩宝去滑了另外的小滑梯,然后又陪他去荡秋千。
没过多久,那个姑娘发现没人上去滑滑梯,而我们的秋千却荡得很开心。于是她也下来,沉默地站在轩宝的秋千边上看着我们玩。
这时候,一直在游乐场边上坐着的一个男人跟小姑娘说,我们回家吧。
我这才知道,原来这姑娘的爸爸就在这里看着啊!
孩子之前如此霸道地占用公共设施,他完全没有引导孩子,我还以为这孩子是自己出来玩的呢。
也许后来她发现一个人玩其实很无聊,想要加入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所以,在她走的时候,我跟轩宝还是礼貌的跟她说了声“拜拜”。
很多小朋友本质不坏,只是家长缺乏正确引导。
轩宝在大年夜(2 月 4 号)那天丢了一双鞋,整件事情让我感觉挺滑稽的。
事情是这样,我们在家附近的商场游乐场玩了一个下午,像所有人一样,我和轩宝的鞋子都放在公共鞋柜里。但是到了我们要走的时候,我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他的鞋子。
难道轩宝的鞋被别人拿走了????
听到我说孩子的鞋找不到了,店里的工作人员也赶紧过来帮忙找,但是最后还是没找到,现场只有一双鞋子和轩宝的牌子一样,但是款式、颜色、大小都不同。
于是,工作人员跟我说,大概是爷爷奶奶辈的人带着娃出来,穿错鞋子了,回去肯定会发现孩子的鞋穿错了,再拿过来换的,如果有人来换鞋就打电话给我。
我虽然觉得蛮无语的,但是也只能接受轩宝的鞋被穿走的事实,打电话让轩宝爸爸从家里再拿一双鞋过来。
**过完年之后,我们没有接到游乐场工作人员的电话。**于是我又带着轩宝去那边询问,是否有人把鞋子还回来;工作人员说没有,那双【无人认领】的鞋子依旧放在前台。
说实话,两双鞋子尺码不同,颜色不同,我觉得拿错鞋的概率真的蛮小的……工作人员也说,如果回家发现鞋子不对,肯定会马上联系游乐场的,过了几天还没消息,估计是不准备还回来了。
查了当天的监控,由于游乐场的摄像头拍不到人的脚(坑爹设计),也看不出是谁穿走了轩宝的鞋子。
轩宝倒是记性蛮好,晚上睡前总要跟我念叨一遍,“宝宝,鞋,没。爸爸,拿”。
又过了几天,还是没有消息。
我几乎对这双鞋子不抱希望了,每次带轩宝进游乐场,工作人员就满怀歉意地看着我说,没人把鞋子还回来。
为了防止轩宝的鞋再次被“穿错”,我后来每次带他去玩,都要把他的鞋子装进一个塑料袋放进包里(无奈之举)。
2 月 9 号,我带着轩宝去玩,准备走的时候,看到公共鞋柜里面有双鞋子跟轩宝丢的一模一样,大小差不多,新旧程度也差不多。
我赶紧跟工作人员说,这双鞋有点像我们家的。她们看了之后也觉得蛮像的,就帮忙广播问这双鞋是哪位小朋友的。
广播了三遍,一个年轻妈妈跑过来说:“这是我们家的!怎么了?”
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双鞋跟我们家丢的那双一样,所以想问问看这双鞋是谁的。
没想到,这位妈妈开始支支吾吾的说:“嗯……好像这双鞋不是我们家的。”
另外一个工作人员说:“这双鞋就是你家孩子脱在这里的呀,我看到他脱的。”
年轻妈妈说:“我家鞋子里面是有绒的,这双不是的。”
工作人员提醒:“你家孩子这两天有没有来玩过啊,可能是跟她孩子的鞋弄错了。”
年轻妈妈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我们家孩子好长时间没来过了。”
工作人员又问我:“你们是哪天丢的鞋?”
我说:“大年夜那天。”
年轻妈妈若有所思地说:“哦,大年夜那天好像来过的。”
工作人员把那双【无人认领】的鞋子拿过来,问她:“你看看是不是这双?”
她说:“对的对的,是这双,哎呀,这两双鞋子真的蛮像的,我也没注意到穿错了呢。”
其实我从她的神情和回答已经能看出来,她心里知道自己孩子穿的不是自己的鞋,但是原本没有换回来的意思(不然过来玩的时候肯定会跟工作人员说上次拿错鞋了);万万没想到正好被我看见这双鞋,只能尴尬地承认是拿错了。
不过她从头至尾没有正视过我,也没有道过歉,一直强调两双鞋一模一样。
我也不想去戳穿她,就说:“拿回来就行了。”
工作人员悄悄跟我说:“两双鞋明显不一样,大小颜色都不同,不可能不知道穿错的。”
我点点头。
说实话,我完全无法理解那位妈妈的做法,自家孩子穿什么样的鞋都能搞错吗?
把一双不属于自家孩子的鞋子拿回去五天都没有发现吗?这是得有多粗心……
原本以为是老人家眼神不好,没想到居然是个年轻妈妈,我真是火不打一处来。
再说,拿错就拿错,主动联系,把鞋换回来不就好了?
如果说之前几天太忙没空,那么这次有时间穿着“拿错的鞋”来游乐场玩,总有机会换回来了吧?
要不是我正好看见,轩宝的鞋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丢了?
我一直觉得带孩子来游乐场玩的家长素质应该还可以的。那天发现轩宝鞋子没有了之后,工作人员建议轩宝先把这双没人穿的鞋子穿回去;我说不用了,还是放在这里吧,方便人家过来换,应该不会有人故意把鞋子穿错的。
看来有时候我对于人性还是过于乐观了……狗血剧情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家长总是责骂孩子,说孩子笨,而不是耐心地教孩子去学习他所需要的技能,孩子也许真的会丧失信心,变得笨手笨脚。
在孩子需要鼓励和支持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到孩子发出的信号,并且用适当的方式回应孩子,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
当孩子的做法不恰当时,家长应该肩负起引导孩子的责任,而不是让孩子“野蛮生长”。
最后,也许不管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孩子还是会越来越像 TA 的父母。所以想让孩子拥有的品质,先让自己拥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