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思 | 拖延症和提前症

February 14, 2020 字数 2885 6 min

0. 前言

最近在公司同事推荐下看了一个 Ted talk,题为:The sur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bCHn6gE3U&list=WL&index=23&t=0s

视频里面有一些见解和我最近的思考比较吻合,故作此文,作为个人思考的记录和小结。


1. Original Thinkers

这个 15 分钟的演讲是围绕 Original Thinker 这个核心概念进行的,Original Thinkers are people who are able to create things from seemingly nothing,我很难找到中文的对应词,如果硬要翻译,暂且定为【创意家】。

Original Thinker 是创意家,更是思想家、行动者。他们往往能够提出大胆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甚至改变世界。

Original Thinker 存在于各行各业,演讲中提到了几个 Original Thinker 的例子:

  • 达芬奇 - Leonardo da Vinci
  • 爱迪生 - Thomas Alva Edison
  • 马丁路德金 - Martin Luther King, Jr.
  • 贝多芬 - Beethoven
  • 莫扎特 - Mozart
  • 巴赫 - Bach
  • 乔布斯 - Steve Jobs
  • 马斯克 - Elon Musk

这些 Original Thinker,有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习惯,演讲者提出,以下三个习惯是 Original Thinker 共有的:

  1. 拖延 - Originals procrastinate.
  2. 害怕 - Originals feel fear and doubt.
  3. 坏主意 - Originals have lots and lots bad ideas.

第二点和第三点,其实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而 Original Thinker 的想法和做法也和我之前的认知保持一致。

但是第一点 —— Originals procrastinate 可能与很多人的认知相反。


2. Procrastinator and Precrastinator

我们对拖延症的固有印象是:凡事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低效、没有时间观念。

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归入【拖延症】的类别,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完成。

与此对应的是,有一些人,凡事都喜欢提前完成(比如我)。

【提前症】和【拖延症】的区别在于: 【拖延症】在最后期限到来前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开始恐慌: 【提前症】会在这个最后期限到来前几个月、几年、甚至知道这个最后期限的那一刻就开始恐慌……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提前症】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而大部分时间管理的课程也都在强调计划以及安排的重要性。

但事实上,过分【提前】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缺乏创造力】。

当然,这并不能推导出——患有【拖延症】的人一定非常有创造力。

拖延症重度患者和提前症重度患者,都欠缺创造力,处于下图中间位置的人,才是最具有创造力的 Originals。

为什么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有:

  • 【提前者】总是喜欢提前计划一切,当 TA 习惯于秩序化和高度的可确定性之后,往往无法很好的、灵活的去应对一些突发和特殊的情况。
  • 【拖延者】可能不如【提前者】那么有效率,但是适当的拖延会给思维留出一些自由的时间用于思考,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让创造力有了生存的空间。

找到平衡

【提前者】往往能在上学期间获得很好的成绩,因为他们不拖拖拉拉、时间安排高效、也是很勤奋的人。

就我个人而言,两个极端都曾体验过:

  • 【拖延症】时期的我,作业总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交上去的东西质量很差。
  • 【提前症】时期的我,作业发布的当天就开始计划要怎么做完这个作业(因为担心做不完),也总是在规定期限前几天就完成一个可交付的版本。

因为【提前症】,我确实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这真的就够了吗?如果工作和上学一样简单,只要提前计划好该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结果,那么我应该是非常自信的。

可是在工作的时候,我往往发现,任务是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需求是会变来变去的。

有时候根据需求完成了任务后,还会收到很多修改的意见,需要不停地返工。

我一开始觉得非常不习惯,因为这样一来,跟我的计划严重不符。而且如果我手头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的话,这些【临时变动】需要我不停的去调整我的计划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但是工作了半年之后,我才深刻的领悟到,变化是常态,混乱也是常态。我无法控制、计划所有的事情,所以对于【提前症】的我来说,我需要的不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因为这是我擅长的地方,也是我的软肋。

我真正需要的需要修炼的能力是【快速应变、灵活调整、解决问题】,我真正需要修炼的心态是【接受混乱、与变化共舞】。

我老公恰好和我相反,他是一个【拖延者】。

他不常去计划,但他非常善于变通、因地因时制宜。

举个例子吧:

我们因为搬家的原因,他需要把维多利亚州的车牌换成新南威尔士州的,我陪他去换车牌的前一天就知道我们需要当天把车牌拆下来,才能去领新的车牌。

那么按照我的【计划思维】,我需要在去路局之前,先准备好拆车牌的工具——螺丝刀。

然而我老公啥也没准备,就这么去了。

在发现【必须把车牌拆下来但是我们没有工具】这个事实的时候,我的反应是【计划做的不完善导致现在的麻烦,下次一定要提前计划好!】,但他的反应是【我们去边上的修车厂借一下就行了】。

而我们最后也顺利的借到了螺丝刀,完成了【归还车牌】的任务。

有时候我不得不承认,他的混乱应变能力要高出我好几层。

可能因为他【拖延】的性格,他常常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这正好锻炼了他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创造力。

对我来说,我把一切都计划的太精密(我是那种去买东西之前要先把银行卡找出来的才会走到收银台的人……),所以很少遇到突发情况。而这样一来,我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的话,反而没法很快的找出解决方法,也就导致我缺乏创造力。

也许我应该试着学习恰当的【拖延】,给自己的生活制造一些混乱:)

不过,对我这样的【提前者】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心态的调整。

在遭遇混乱的时候,先别想着【如何让自己的计划更加完美,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而是要愉快地拥抱混乱,依靠自己的头脑在混乱中找到一条能走通的路。


3. Two types of doubts

演讲中还提到,大部分人会经历两种不同的怀疑:

  • 自我怀疑(self doubt);
  • 思维怀疑( idea doubt);

这两者的根本不同在于,自我怀疑会让你陷入困境,不知所措;而思维怀疑会激励你继续试验、优化、思考。

因为你的怀疑仅针对【思维】,而不是【自我】。

The Creative Process

大部分人在创造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路径是下面这样的:

  1. 这太棒了
  2. 这有点难度
  3. 这是垃圾
  4. 我是垃圾
  5. 这也许可行
  6. 这太棒了

Original 呢?

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常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第四个环节中,他们不会抱有【我是垃圾】的想法,他们会认为【一开始做的东西垃圾是很正常的,我只是在经历这个过程而已】。

如果我们能把一半以上的【自我怀疑】转换成【思维怀疑】,我们就能更好的面对失败。

遭遇失败的时候,不妨用这样的角度思考:

失败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因为【我的创意需要进一步优化】,失败恰恰为我提供了【优化的可能性】。


4. Feel free to speak out

我们常常会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完善,不够好,一旦说错,会很尴尬,显得很傻;所以我们选择沉默,不发表意见。

Originals 实际上也和我们一样,会有很多不完善的想法,但是他们不会因为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对而选择沉默。

一个绝妙的想法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无数个"bad idea"。

就算是贝多芬、莫扎特、巴赫这样的音乐巨人,也需要在创作出无数失败的作品后,才能遇见绝响。


5. 结语

演讲最后对 Original Thinker 做了以下总结,想要成为 Original Thinker,你需要记住下面几点:

  • You can start quick and finish slow, this can boost your creativity
  • You can motivate yourself by doubting your ideas and embracing the fear of failing to try.
  • You need a lot of bad ideas in order to get a few good ones.

对我这样的【提前者】而言,这个演讲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之前提到的【适度拖延有助创造力】以及【混乱有助于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

因地因时制宜,利用当下的资源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这种能力在生活中和职场上都是很重要的。

好消息是:我们的思维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来强化的。

我不需要变成一个【拖延者】,我需要做的是:保持【提前者】的高效优势,并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