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读 | 被讨厌的勇气

September 18, 2020 字数 8027 17 min


0. 前言

今天聊的这本书,中文名为《被讨厌的勇气》,英文名为《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日文名《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这是一本跟阿德勒心理学(Adlerian Psychology)相关的书,2013 年出版。

作者是两位日本人:岸见一郎(Ichiro Kishimi)、古贺史健(Fumitake Koga)。

作者背景

岸见一郎(Ichiro Kishimi)—— 哲学家

1956 年出生,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已经 57 岁了。

这位老先生从 1989 年(33 岁)时开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学。

古贺史健(Fumitake Koga)—— 自由作家

1973 年出生,特长是对话创作;大约 30 岁时与阿德勒心理学相遇,之后多次拜访岸见一郎,探讨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

阿德勒何许人也?

  •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强调人的主动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心理学三大巨头

顺便一提,心理学三大巨头有: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阿德勒(Alfred Adler),荣格(Carl Gustav Jung)。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核心观点:幼年经历对人有深远的影响。

名著:《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1899

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之第一人。

核心观点:自卑心理影响人格的形成。

名著:《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1931

荣格

弗洛伊德的弟子,创立个人分析心理学理论。

核心观点:人格是整体的,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层。

名著:《人及其象征》(Man and His Symbols)—— 1964


1. 书本简介

这本书是基于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展开的。

青年有很多生活中的迷茫,迫切想要改变自己却无从下手,于是来拜访哲人,想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破除困境的答案。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1. 关于不幸——是谁造成了我们的不幸
  2. 关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3. 关于课题分离——关注自己的课题,而非别人的
  4. 关于个体和集体的关系——为什么共同体感觉是终极目标
  5. 关于人生的意义——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

思维导图

基于书本中的概念,我画了两张图,一张是核心概念,还有一张是完整版,大家可以打开这个链接来看清晰版本~

下面我将会针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我的理解来进行阐述。

被讨厌的勇气 - 思维导图


2. 过去是否重要?

在介绍心理学三大巨头的时候,我们了解到,阿德勒是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

弗洛伊德心理学强调的是幼年经历、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持久恒远的影响,通过对于过去的分析,解释一个人当下的状态和做出的行为。

试想,如果你病了去看医生,那么你想知道的其实是两件事:

  1. 我为什么会得病;
  2. 我这个病怎么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回答了【我为什么会得病】这件事,而阿德勒的重心则放在了【我这个病怎么治】上面。

毕竟,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幼年经历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既然我病了,那么我想知道的是,我到底怎么治病;我的原生家庭也好,我的幼年经历也好,跟我治病这件事没有什么联系。

于是阿德勒说:过去并不重要,当下的选择才重要。

换言之:我不关心你过去遭遇过什么,我只关心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听起来似乎有些绝情,有些违背常理,但我是认同这一点的。

残酷的真相就是:你当下、未来的生活取决于你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继续延续过去的悲剧,也可以选择冒险重新开始。

选择没有对错好坏,最重要的是能够意识到:

  • 我的生活是我选的,不是别人逼我选的。

  • 我的幼年悲剧可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但我当下的悲剧其实是我自己的选择。

  • 我当下也许没有其他选择,但是只要我心中有改变的种子以及【我能掌握我的命运】的信念,那么我会悉心观察外部世界的变化,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把性格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我的性格是悲观的 = 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

人们常认为性格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但是假如把性格理解成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或思考的倾向),我们其实是可以改变自身的行为和思考方式的。

最简单的例子:

  • 生娃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不喜欢孩子的(从小反对爸妈生二胎);但是生了娃之后,这个观念一下子就改变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觉得很可爱。

所以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是有极强的可塑性的,关键在于你想不想改变。

着眼于现在,而不是过去,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惯性所束缚,保持开放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3. 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来源,也是一切快乐的来源。

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如果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人,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行的,那么我们会斩断所有的烦恼,也会丧失所有的快乐。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不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童年、家庭、国籍、人种。

所以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活着就是苦中作乐。我们既然生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就要接受自己已经活在世上的现实,然后在走向生命终点的途中,尽量让自己活得开心一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两种人际关系

一种人际关系是横向关系,另一种是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里面,人与人之间是有从属、上下级关系的,比如在工作中,你和你领导的关系;在大家庭里面,你和长辈之间的关系。

横向关系则采用了伙伴思维,把身边的人当做自己的伙伴,采用平等的态度来处理关系。

纵向关系的目的是操纵;实现目的的手段是评价,评价包括批评和表扬。

横向关系的目的是成为伙伴;实现目的的手段是鼓励

思考:如何鼓励?

哲人说:“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在这里,我​也摘录了英文版的鼓励语言:​“Thank you. I’m glad. That was a big help.”​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鼓励的核心在于“不评价”他人。

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通过感激性的语言来表达,则是把对方视为平等关系。

那么一句简单的“谢谢”真的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每个人对于鼓励的心理期待是不同的。有些人期待的是更加明确的语言,针对行为的鼓励(比如:你对我的演讲提出的建议非常有用),而不是一句简单的“谢谢”。

大家认为,针对具体行为的鼓励,算不算是一种基于操纵目的的纵向关系呢?

哲人认为:明确的表扬和他人的价值观挂钩,会导致个体失去自由。

在这里,我必须说,我不能完全同意哲人的看法。我认为针对具体行为的表扬/鼓励是有益于一个人的成长的。

如果一个人能了解对方的表扬是基于对方价值观,那么这个人就不会被对方的价值观绑架,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只要双方都没有绑架对方的意志,并且觉察到个体的差异和每个人言语的真实含义,这段关系就是健康的,没必要武断的认为“表扬=纵向关系”,“鼓励=横向关系”。 更没有必要认为“谢谢=鼓励”,“谢谢你帮我完成了xx事情=操纵性的表扬”。

建立横向关系是改变现状的突破口

假如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一团糟,那么不妨尝试和身边的人建立横向关系吧!

我的建议:找一个思想较为开放、平等待人的朋友,在沟通中以平等的姿态来交换意见,如果朋友说的话和你的想法有分歧,也要继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思辨的习惯和能力。

切记:辩论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彼此的真实意见交换;辩论不要涉及人身攻击,辩论结束之后不要把负面的情绪施加在这段关系上。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那么恭喜你,你找到宝了!请务必珍惜彼此的友谊,通过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彼此的成长,为对方的成就而感到衷心的快乐。


4. 人际关系的起点:课题分离

常常有人会陷入原生家庭的怪圈,认为自己的悲剧源于家庭。

那么问题来了:你能改变你的原生家庭吗?

这里就引出了【课题分离】(Separation of tasks)的概念。你的生命是你的课题,你父母的生命是他们的课题,想要去改变原生家庭,等于是把你父母的生命课题当成你自己的课题来做。

你觉得这有成功的希望吗?

如果没有,那么我们的注意力是否应该放在【我的课题】上面?

举例:

  • 我老公学英语,是他的课题;
  • 我无法代替他完成学英语这件事;
  • 因为他是否能学好,本质上来说是他的课题,而不是我的课题;
  • 不过,只要他愿意,我会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鼓励他;

也许这样的课题分离显得有些冷酷无情,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我愿意提供他需要的帮助

人际关系的三大课题

  1. 工作
  2. 交友

工作

工作的课题是最容易处理的,因为你只需要在工作时间跟同事保持正常的关系即可。

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不需要非常深,所以彼此之间的距离比较好拿捏。

交友

交友课题比工作课题要难处理一些,因为朋友之间会谈论一些更加深入、敏感的话题,一旦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会失去朋友,甚至变成敌人。

爱是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这不单单指的是恋人、夫妻之间的爱情,也包括与家人、子女之间的友情。你越是在乎一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反而越容易越界,干涉别人的课题,造成自己心理上的负担。

「无欲则刚,关心则乱」

一个人无欲无求没有欲望就不容易被人动摇,关心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听到关于那人那事的消息容易乱了阵脚判断失误心系的太多,往往会乱了自己的立场,无法将注意力聚焦。 关心则乱是指对事情中的人以及物因为有超过平常的关心,导致在处理问题或相互沟通时方寸大乱。

思考:是否要和所有人建立横向关系?

阿德勒认为,我们应该和所有人建立横向关系,包括我们的上级、领导、子女。

比如,上级布置了一个任务,你有异议,这个时候是应该选择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是听从上级的命令?

假如听从上级的命令,导致任务失败,那么这件事情的责任在于谁?

如果我们在一段关系中不坦诚,是否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关于这些问题,书本中的答案是:

  1. 说出自己的想法;
  2. 责任在于我,而非上级;
  3. 不坦诚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我总体来说是赞同书中的观点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需要过于苛责自己,要求事事做到完美。**毕竟,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说,领导有做决策的任务,我们只需要专注于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假如我们对于某个任务有不同的看法,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说出来;只有说了,你才知道别人的看法,才能建立沟通。沟通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交换意见,也许你的看法不够成熟,那么你可以从别人的回答中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取其精华。

这里还想提一句,就算你认为领导说的完全正确,也可以选择用**【复述】**来解释一遍你的理解,有时候你会发现,你理解的和领导想说的其实是两个意思,通过【复述】,我们可以验证自己的理解,及时纠正沟通中的信息误差。

在人际关系中,尽量保持不卑不亢,如果双方都有意向建立横向关系,那么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假如对方没有做好准备建立横向关系,也不需要过分强求。要对自己有理性的判断,时刻警惕纵向关系的评价手段,不因对方的批评而自我贬低,不因对方的表扬而飘然自得。


5. 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那么终点是什么呢?

阿德勒给出的答案是:共同体感觉(Community Feeling)。

共同体感觉能带来归属感,让我们感到【我是有价值的、对共同体有用的】。

共同体是什么?

往大了说:全人类,地球村。

往小了说:家庭、公司、社区。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以“我和你”为起点来理解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

三个方法,共同使用才有效。

  1. 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
  2. 他者信赖(Confidence in others)
  3. 他者贡献(Contribution to others)

自我接纳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诚实,保持一种肯定性的达观。肯定性的达观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而不是迷之自信。

自我接纳指的是不去强求自己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尊重客观事实和自身的能力限制,着眼于自己能完成、能改变的事情上。

重要的不是我们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书写自己的人生。

自我接纳是否意味着得过且过?

阿德勒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优越性、希望进步的(Pursuit of superiority),所以人不会因为接纳了真实的自我而停滞不前。

自我接纳是否意味着接受平凡的自己?

没错,但是平凡并不等于无能,平凡这个词是中性的,并非贬义;平凡的人也可以获得幸福、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他者信赖

这和我们之前提到的横向关系是一致的,把他人当做伙伴,而非敌人。

在这里,阿德勒提出了无条件信赖的概念,他指出:别人是否要背叛我们,是别人的课题;是否信赖别人,是我们的课题;同时,我们不需要和所有人成为朋友。

**我的理解是:**信赖你认为值得交往的朋友,假设对方辜负了你的信赖,最终背叛了你,也不需要过于伤心;人际关系本来就是充满烦恼和挑战的,背叛你的那一方只是没有把你当成值得交往的朋友罢了;横向关系是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的。

他者贡献

建立共同体感觉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影响他人、做出贡献。

比如我们努力工作,就是对他人的贡献;照顾家庭、养育儿女,也是对他人的贡献。

那么做出贡献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牺牲自我呢?

做出贡献不等于牺牲自我,因为牺牲自我间接否定了个人价值,而我们做出贡献的目的在于感受到自我价值,就是为了自己。牺牲自我的贡献,是无法真正让一个人获得归属感的。

Q & A

老人和婴儿对共同体有价值吗?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对【价值】的定义。

我们普遍认为的价值是【行为价值】,也就是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但还有一种价值是【存在价值】,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基于存在价值,久病卧床的老人和完全无法自立的婴儿都是有价值的。

问题少年为什么喜欢唱反调?

阿德勒认为人都是希望追求优越性的,而问题少年追求的是【廉价的优越性】。

他们通过唱反调、犯罪行为得到了负面的关注,而这样的关注往往会让他们更加乐于做出不良行为,形成负面反馈的闭环。

​所以,家长在面对问题少年时,需要停止指责(因为指责只会带来反抗和报复心理),鼓励孩子接纳自我,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去和孩子进行沟通,建立横向关系。

我认为,青春期是否能平稳渡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幼年时期和父母的关系,假如十几年以来完全没有过平等的沟通,出现问题才开始建立横向关系,会有非常大的阻力。

为什么我们需要共同体感觉?过分关注自己会导致什么问题?

自我意识过剩往往来源于对自我的执着,过度关注自己往往出于两种原因:

  1. 孤芳自赏
  2. 自我厌恶,缺乏自信

第一种会导致【优越情结】,认为我比别人强;第二种会导致【自卑感】,认为我不如人。

总的来说,这种自我意识过剩是无法让我们真正获得幸福的。因为优越情结和自卑感都会让我们习惯用【纵向关系】来建立人际关系,无法真正获得伙伴,也无法体会到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

获得共同体感觉是否意味着得到他人的认可?

注意,共同体感觉和他人认可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互斥的。

寻求他人认可,会导致我们最终丧失自由,无法获得幸福。

共同体感觉是【自身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这里的重点是「基于自身判断」,而非他人的价值判断。


6. 人的行为目标和心理目标

人的行为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

  1. 自立(Self-reliant)
  2. 与社会和谐相处(Live in harmoy)

与这两个行为目标对应的是心理目标是:

  1. “我有能力”的意识——自立
  2.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与社会和谐相处

这两个目标其实和我们之前讲到的建立共同体感觉的 3 个方法是紧密相关的。

  • 自立+我有能力——自我接纳
  • 与社会和谐相处+伙伴思维——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什么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书中指出了两种典型的【人生谎言】。

  1. 以偏概全
  2. 工作狂

以偏概全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用【所有人】、【大家】这样的整体性词汇来描述个体经历。

比如:所有人都不喜欢我,所有人都看不起我。

这样的表达是以偏概全的,容易让人们陷入极端思维,失去理性思考。

常常有人用以偏概全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人生方式/性格找借口,比如:

所有人都认为我不可能成功,那我为什么还要努力?

事实上,认为 TA 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几个人,还有一些支持 TA 的声音被负面的声音所遮盖了。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负面的评价上,更不应该人为放大负面评价的比例。

工作狂

为什么工作狂也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呢?

因为工作狂本质上只关注人生的一个侧面,用行为价值来衡量自身价值,拒绝承担除了工作之外的责任(比如育儿、家务)。

当工作狂年事渐高,再也无法工作的时候,TA 是否还能看到自己的价值?

别忘了,一个人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处理其他的课题,比如交友、爱。工作狂对于工作的执着正体现了 TA 对于其他课题的逃避,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无法真正获得人生的和谐和幸福的。


7. 生命有意义吗?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是否也曾思考过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来到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人终有一死,我为什么还要努力拼搏?我做的这一切,终将灰飞烟灭,这个世界也终将遗忘我的存在,不是么?

关于这个问题,哲人的回答是:人生,其实真的是没有普遍性的意义的。

每个人生命的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这个意义是完全基于主观认知的。

既然人生无意义,我们要如何活着?

哲人说:人生的计划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是无法计划未来发生的事情的。

于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认真过好每个刹那。

Luna 说

我认为完全抛弃过去的经验和将来的计划,100%的活在当下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计划有用吗?我觉得有用啊。只要不过度执着于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计划和目标;今天该干嘛干嘛,花点时间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有个奔头,也挺好。

引导之星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也没关系,只要记得人生的引导之星——他者贡献——即可。

为什么他者贡献是引导之星呢?这又要归结于:一切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积极地去为他人做贡献,感受到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进入到一个正向反馈的循环里面,找到生活的勇气和方向。

Luna 说

我发现打扫房间、整理东西就是一件很减压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就是在给自己的小家做出贡献,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干净舒适。

也可以通过做义工、参与公益组织的活动来帮助陌生人,为更大的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8. 结语

被讨厌的勇气到底指什么?

被讨厌的勇气,本质上是一种不被他人价值判断影响自身选择的勇气。

10 个人里面:

  • 不管你做什么,有 1 个人永远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这个人;
  • 不管你做什么,有 2 个人永远喜欢你,接纳你的一切,你也接纳他们的一切,成为亲密的朋友;
  • 剩下 7 个介于两者之间;

我们的注意力如果放在那个永远不喜欢我的人身上,就会造成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起点是“我是谁,我的课题是什么”,终点是“我如何在共同体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小结

回到最初的那张思维导图,本文重点讲了:

  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一切烦恼和快乐的源泉;
  2. 人际关系的两种形态——横向和纵向关系;
  3. 人际关系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爱;
  4.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5. 获得共同体感觉的方式——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6. 人的两大行为目标和心理目标,以及它们与共同体感觉的关系;

大家有空的话还是建议读一下原著,中英文都非常通俗易懂;书中的观念不需要全盘接受,取其精华即可。

PS:这两位作者后来还写了一本《获得幸福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 happy),我查了一些书评,感觉总体评价一般,所以目前没有阅读续作的计划。

被讨厌的勇气 - 思维导图

未完的思考

  1. 我们对于自身的价值判断真的可以完全不参考别人的价值判断吗?我们最初对于自我的认知来源于何处?
  2. 假如完全不参考别人的反馈,如何完成自我纠错?如何确保自己不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坚持自我?(比如:犯罪者、瘾君子、问题少年是否应该坚持自我?)
  3. 当共同体价值和个人价值产生冲突的时候,要如何抉择?(比如:在新冠疫情中拒绝待在家里,争取个人自由​算不算一种被讨厌的勇气?)​
  4. 当身处不同的共同体中,面临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应该如何选择立场?(比如:入了澳洲国籍的华人,面对两国冲突应该如何找到立场?)

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欢迎大家分享你的看法和思考。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