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记 | 回顾我的 5 年职场生涯

January 6, 2021 字数 3271 7 min


1. 媒体行业的 996

我本科读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的规划,没有想过要待在哪个城市,没有想过要进什么样的公司,在毫无计划中度过了大学的前两年,然后在学长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暑假的短期实习,在东方卫视推广部。

实习期间因为要跟着节目组的排期和时间来工作,所以经常是早上 10 点到公司,晚上 12 点之后下班,打车返回闵行校区,然后继续第二天的工作。

同事说:电视台嘛,就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加班是家常便饭。

工资呢?短期实习生是免费的,还有一些实习生是实习 2-3 年才能拿到转正名额的,转正之后的工资也不高。

既然干活这么累,还赚不到钱,那为什么要做媒体呢?

当年的我没有想过“钱”的问题,对于我来说,离开媒体行业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

我不喜欢看明星唱唱跳跳然后写稿子,我也不喜欢在节目录制现场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录制的开始。

这对于我来说是种“浪费时间”的煎熬。

于是乎,虽然读的是媒体,我没有走上媒体这条路。我的同学有做媒体的,也有做市场、公关、推广、广告的,还有创业的,大家很少(相比于互联网 IT 行业而言)会聊 996,007 之类的话题。


2. 国企的 955

后来,我进了一家国企,做保险相关的业务,实习了一年,实习工资每天 100,转正之后每个月 4000。

公司不需要加班,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做的事情也很简单,没有太大的压力。

当然,也没有增长的空间。

记得年会上,有人问老板,什么时候会调薪,老板说,我已经 5 年没涨过工资了。

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我上班不累,但我看不到自己的成长,我不想一辈子就这样过去。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辞职了。裸辞。


3. 996 的游戏公司

第三家公司是游戏公司,总算跟互联网搭上了关系,我做的是项目管理,试用期工资大约是 5k。

那时候我已经毕业半年多了,身边的小伙伴们感觉都混得不错(至少我是这么觉得),大家有些进了快消行业,有些进了媒体,有些则读研、出国深造。

我本身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规划,毕业之后一直是被生活推着走;加上在之前的两份工作中没有找到热情和动力,整个人都非常迷茫。

在迷茫中,我开始了第三份工作。一开始并没有 996,也是下班就回家,上班还能玩游戏。

上班大约 2 个月不到(试用期还没过),某一天,我发现,坐在身边的领导不见了,然后又过了几天,公司的总经理也不见了。

我完全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新的总经理到了公司。

或许是因为我刚来没多久,新任总经理找我聊了一次,问了我的学历背景(其实是第二次面试,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然后给我分配了一些任务,推荐了我一些书。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拥有职场导师,因为有了引导和鼓励,我整个人都变得很有动力了,感觉上班不仅仅是朝九晚五的事情,而是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

我记得老板曾经问我,上班是为了什么,钱,地位,还是成就感。

我说:成就感。

成就感,或者说是自信心,确实是当时我最缺的东西。虽然名校毕业,但是从学生到职场的过渡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也没法得到任何的帮助,就这样在混沌中遇到了一个认为我有潜力的人,我真心觉得自己很幸运。

接着,项目要上线,我陪着项目组 996,看到项目上线的时候觉得很自豪;我也会因为 PPT 做的不够好而在公司留到 11 点,直到修改满意为止。

没有加班费,但我并没觉得自己亏了,反而觉得我是在学习,在成长,在奋斗,我觉得自己活得挺充实的。

当时,组里一些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人会抱怨工资低,也有人质疑组长是不是只提拔/看重那些能加班,能爆肝的人,但是说实话,我还没到那个阶段。没有去考虑自己到底应该赚多少钱,担任怎样的职位。

那段时间,令我记忆深刻的两件事是:

  1. 我在试用期转正的时候涨了工资(算是始料未及的惊喜);
  2. 老板在发第一年年终奖的给我发了不少钱(好几个月的工资),虽然不是巨款,但那是我第一次拿到年终奖,这个奖励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人;

我的自信心就是在那段奋斗的岁月里面建立起来的,大约过了一年半,老板把我叫到会议室,说他要离开了,后会有期。

告别了我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导师之后,我参与了一些游戏策划的工作(主要就是配表,放怪之类的)。

公司里的策划、程序、美术、测试,都经常加班,尤其是出版本的时候,有人就在公司里面睡觉,我没有过这么极端的经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怀孕了,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拼命了,产前大约 2 个月的时候开始休假,产后又休息了 4 个月。

果不其然,当年的年终奖我拿到了 0 元。


4. 留学 886

也许是意识到了怀孕生子对于我职场前景的影响,也许是为了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也许是希望脱离 996 的生活好好陪伴孩子的成长……

总而言之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出国了,去一个陌生的国度读一个陌生的专业。

读书的时候,我是 886 的状态,即使很多人说我只要不挂科就行,但我还是会整天整天地坐在图书馆里面学习。

学生社团,没参加;聚会轰趴,没兴趣。两年的读书生涯,虽然过的挺枯燥的,但我自己觉得很充实。

那段时间,我其实想明白了一件事: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用来干什么,优先级放在哪里,是由自己决定的,也就是【选择的自由】。


5. 码农 965

现在,我过的是 965 的生活,虽然有时候需要在项目上线期间加班(大部分都是因为技术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自己花时间琢磨),但是加班并没有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在工作之余,我会陪娃、打扫卫生,我会自学一些知识、看社科类的书、写博客、去健身……


6. 结语

在澳洲的同学,一部分回国了,一部分找到了本地的工作,一部分拿到了绿卡,还有些继续读书。

有人说,国内机会多,发财概率大;澳洲技术落后,税率高,赚不到大钱;

有人说,疫情导致澳洲经济受挫,签证发放进程受阻,无奈之下只能回国;

有人说,澳洲的职场环境好,压力比国内小,就算年纪大了也不会被裁员,生活有保障;

……

对于身处不同阶段的人来说,对工作和生活的期待值是不同的。

每种选择背后都有原因,而不同的阶段,拥有的选项也不同。

在拿不到 offer 的时候,哪家公司要我,我就愿意去尝试;

在 955 的国企里,我虽然没有工作压力,却也没有工作动力;

在 996 的 IT 行业中,我认为拼搏能带来成就感,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我就这么做了,可以解读成心甘情愿做韭菜,但我没有为那段经历后悔;

在有了孩子之后,我选择了退出 996,一方面是因为我不再那么迷茫了,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经验,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大了,肝不动了;

我无法说服 7 年前的自己留在 955 的国企,我也无法说服 6 年前的自己告诉那个愿意鼓励我的老板【不好意思,我不加班】。

也许当代打工人的 996 真的是无奈的选择,也许是为了钱,也许是为了地位,也许是为了成就感,也许只是为了活下去。

也许 996 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一段经历,也许 996 会成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段经历。

多少人向往财务自由,多少人希望超越阶级,多少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过的比自己更好。

当越来越多的人面对 996 和 965 的 offer 时能够选择 965 的那一个,当 996 的公司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且必须支付合理的加班费给员工,当人们不需要为了生存而拿命换钱,这个社会也许会变的更好吧?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现在身处职场的哪个阶段,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拥有怎样的选择。

也许未来的路并不明朗,但是至少在我个人非常有限的 5 年职场生涯中,我的心路历程和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当下所拥有的选项中选择一个自己衡量之后最有利的,也许最后的结果不会太差。

换一个行业,换一家公司,换一个城市,也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

想清楚自己当下要的是什么,才是最难的吧。

最后,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些科普文章,说猝死是有前兆的,比如胸闷气短;提醒大家,不管当下的工作有多么重要,也一定要先保重身体。

假如身体真的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这个行业的情况,还是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目前所拥有的选项。

毕竟,人和人的身体素质真的是有差别的(明星录节目也有猝死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PS: 本文的所有观点都可以理解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理解打工人的困境和辛酸】,但我还是觉得自救比什么都重要,只有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现状和选项,才能早日跳出困境,过上不那么纠结的生活。

今天就聊这么多吧。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