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职场 | 下一站,Canva

August 13, 2023 字数 3094 7 min


0. 时光倒流

今天是 8 月 13 号。

三个月前的今天(5 月 13 日),我按部就班地上班,全然不知自己再过一周(5 月 19 日)就能拿到苦等了 6 年的永久居民签证。

两个月前的今天(6 月 13 日),我写好了简历,投了大概 10 个 Engineering Manager 的职位,全然不知这 10 个职位里面,一个都过不了简历关。

一个月前的今天(7 月 13 日),我完成了 Canva Engineering Manager 的两轮技术面试,一轮 Coding Fluency,一轮 System Design;面试的前一天,我紧张到整夜失眠。


1. 难说再见

今天,是 8 月 13 号。

两天前(周五),我跟所有的直属下属以及团队里其他的一些程序员做了 1 对 1 面谈,聊了 6 个人,告诉他们—— I’m leaving.

每个人都很震惊,他们问我:

  • 为什么选择离开
  • 你准备去哪里
  • 谁来接手你的工作

我跟他们推心置腹地聊,告诉他们,现在我走了,你们有很多机会,想想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我可以在走之前帮你们争取多一些机会。

我们会想你的

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为我感到由衷地开心,并且说,我们会想你的。

我打趣地说,我会回来看你们的,你们要照顾好 Tome(我做 PO 的那个 Internal App),因为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要是给带沟里去了,我就跟你们没完 :)

A 说,你是我第一个 manager,我从来没想到,第一次就能遇到这么好的 manager。

B 说,可能等到你真的离开办公室的那天,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多想念你的存在。

C 说,放心吧,我们会好好做这个内部产品的,因为这是公司想要 scale 唯一的路径。

那天,我好几次忍住了眼泪,但有一次终于绷不住了。

我说:其实我做这个决定真的很难,因为我挺舍不得你们的,我真的很希望每个人在我团队里面都能工作地开心,获得成长。

他们说:我们知道。

来自他们的那些伤心与震惊、那些祝福、那些理解,对于我来说,是无价的。

我这几年,没白折腾。


2. 决定离开前,我做了什么

我是一个特别执着于「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完做好,不能半途而废」的人。

当我成为 Product Owner 之后,我发现我这个性格可能导致我永远无法下定决心离开,因为这个产品,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

但是我又深知,我想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就必须跳出当前这个舒适圈,去学习大公司的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

在真正开始找工作之前,我其实更多的思考放在了「如何做到放心地离开」这个点上。

换而言之,我想把自己的工作变得多余,当团队几乎不需要我了,我就知道他们已经能独立运转下去了。

如何把自己变得多余

我开始搞 Roadmap,开始把每个 Epic 分解成不同的 Feature,而且每个 Feature 都有明确的 Business Owner 和 Technical Owner。

我鼓励团队成员 Take technical ownership,告诉他们这个 ownership 意味着什么,你要做哪些事情,并且手把手带着每个人走了一遍流程。

我画很多图,Product Release Process,Product Rollout Process。

我设置了专门的 Calender 来做 Release Management,每两周一个 Release,哪天要完成哪些事情,关键节点有哪些。

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契机来告诉别人(不论是哪个团队)我的产品理念是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你如果遇到问题应该找谁。

到后来,我让程序员们自己写 requirement,只给几个 key points,只做 UAT 校验。

我一步步后退,一点点放手。

然后我看着每个人一天天在成长,变得能够独当一面。

你们快乐,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

前些天,另外一个团队的成员跑来跟我说,Luna,在你的激励下我终于意识到了文档的重要性,我现在也要开始写文档啦!

我笑着说:太好啦!

所有的铺垫工作,都是为了让我能够在最好的时刻离开,把舞台留给他人发光发热。


3. 剧情会如何发展

在交接期,我会把我该做的都做好,因为「Every Chapter deserves a thoughtful ending」。

离开之后,我的团队会怎样,我的下属会怎样,我的产品会怎样,公司会怎样。

这些问题,我无法回答,也许这根本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情。

我跟同事们说,作为 manager,我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我到底真的改变了团队文化吗?我设置的流程真的可行吗?还是这一切都因我的存在而存在?我走了就烟消云散?

我真心希望这些东西能继续运转下去,我希望如果某天我制定的流程被抛弃了,那是因为团队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式来解决根本问题。

我想看到,我的能量,我的原则,我倾尽全力打造的开放、透明、积极的团队氛围依旧存在。

即使,那个地方没有了我。

我更希望,每个与我共事过的人,尤其是我的下属们,不论之后在哪里,选择什么道路,能够有很棒的职业发展。

我希望他们多年后能想起自己在 20 岁出头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不错的 manager,她的名字叫 Luna,当他们在职场上混的风生水起,或者遇到职业发展瓶颈时,那些好的坏的,都能找她聊聊。


4. Canva

写了 1500 字,似乎还没好好聊 Canva,和我的新工作。

首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通过内推的方式过 Engineering Manager 的简历关。

内推我的朋友,跟我认识快三年了,TA 曾经问过我是否要跳槽,我说我签证还没搞定,而且现在公司有很多事情我还没尝试过。

TA 很理解,告诉我:只要还在成长,就是好事,换不换公司无所谓。

当我决定走出「找工作」这一步时,我第一个就联系了 TA。

TA 问我想申请什么职位,我第一个看中的就是现在拿到 Offer 的这个职位,因为那个描述真的说的就是我。

考核前置

虽然让朋友推了 EM 的职位,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符不符合大厂的招人标准,因为 Manager 职位对应的是 Senior Engineer。

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小公司跳大厂,基本上都要降级。

另外,我的读者们应该知道,我对自己的技术总是感觉比较虚。

综上所述,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但我曾经看过一位朋友分享的求职视频,说要把考核前置,所有的不确定,除非是真的被拒,否则都是你的臆想。

我决定试试看,直面内心的恐惧和自我怀疑。

争分夺秒

第一面,Canva 的 Recruiter 说这个组用的是 Python,你熟悉吗?

我说我可以学。

约好技术面试之后,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恶补 Python 和 System Design。

周末送轩宝去学游泳,他游泳,我在边上看书,大概能看 20 分钟的样子。

总之就是想尽了一切方法,让自己能够挤出时间来准备技术面试。

原来我技术还不错

除了 Canva 之外,我还申请了其他的一些公司的 EM 职位,简历关通通没过。

于是我改变思路,申请 Engineer 职位。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所有的技术面试都很顺利地通过了,包括 Canva 的,提前 10 分钟就做完了,开始跟面试官唠嗑。

Offer

技术面试之后的 Value,Leadership 面,是我的强项,几乎不需要准备。

跟 manager level 的人,我聊的都挺开心的。

Offer 便水到渠成了。

没想到,我最初看中的那个职位,真的就属于我了!


5. 结语

在这一个多月的正式求职之前,我已经在「职业发展」这个话题上思考了半年多。

我是谁,我热爱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想去哪里。

我的生活中有哪些客观限制条件,我如何在家庭、事业、自我这几个角色中切换并且获得长期的满足感。

很喜欢这几段话:

  • Beware of looking for goals: look for a way of life. Decide how you want to live and then see what you can do to make a living within that way of life.

  • Goals are for people who care about winning once. Systems are for people who care about winning repeatedly.

工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对我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职业选择需要符合我的生活方式。

选择走管理路线,也是深思熟虑后,意识到我的核心观念之一是「利他」。

我可以在公司需要产品经理的时候放弃写码,因为这是符合团队利益的最佳选项。

我也可以助力他人的成长,让实习生和刚毕业的新人快速上手,教给他们职场必备技能,让他们能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我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天才程序员,可以靠一己之力 carry 团队。

我的管理风格

我的特长是取各家之长,创造价值,定义目标,然后带着大家一起走下去。

需要目标,我就去定义目标。

需要争取资源,我就去争取资源。

需要啦啦队,我就是啦啦队。

需要强硬,我就强硬。

需要开人,我也不会心软。

我的管理风格不拘一格,可以根据公司、项目、团队所需而变。

What’s next?

新公司,新同事,新上司,新项目,新挑战,新故事。

挺好,适合闲不住的我。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