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读 | 月亮和六便士

June 29, 2021 字数 5882 12 min


0. 前言

今天看完了英国作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919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英文名:The Moon and Sixpence。

阅读时间是 5 小时 12 分钟,大约断断续续用了 2-3 周的碎片时间看完的。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前面三章太难读了,差点就被劝退了。

还好坚持到了能看得下去的部分,中间一度熬夜看到凌晨 1 点(进入状态了),最后的部分又觉得有点扫兴。

本文为阅读随笔,因为这本书的文体是小说,并不是逻辑清晰的工具书和知识书,所以我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

finish-reading

作者生平

毛姆生于 1874 年,父亲是英国驻巴黎大使馆的律师,毛姆在英国大使馆出生,所以算是个英国人,但他的母语是法语。

毛姆家族都是搞法律的,祖父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律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也算是出身显赫。

不幸的是,母亲在他八岁时死于肺结核,而父亲又在他十岁时得癌症去世了,毛姆成了个孤儿,被送到英国,由叔叔养大。

叔叔是个牧师,由于毛姆的第一语言是法语,在上学的时候由于英语不好、长得矮小而被同学嘲笑,他因此患上了口吃。

毛姆的生活环境对他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母亲的早逝给他留下了精神创伤,叔叔的照料又不尽如人意,于是毛姆练就了一身嘲讽技能。

毛姆 16 岁的时候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且结识了另一个英国男人,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虽然毛姆家族的人都是律师,但他不想干这行;他也没法做牧师(毕竟有口吃的问题,容易被嘲笑),于是他最后去了医科大学并且毕业之后成了妇产科医生。

他 15 岁开始写作,于 1897 年(23 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Liza of Lambeth《兰贝斯的丽莎》,由于销量很不错,毛姆决定弃医从文(此时想起鲁迅,但两者弃医从文的动机不同),成为了一个全职作家。

一战期间他先参与了红十字会的救护队,然后 1916 年的时候进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曾经在瑞士和俄国做过情报工作。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毛姆开始了游历生活,去了印度、南亚、太平洋。

毛姆是个双性恋者和同性恋者,他有婚内出轨经历(跟女性),后来出柜之后和两个男人生活在一起。

毛姆信奉不可知论(Agnosticism),也就是不知道上帝到底存不存在。

书本简介

这本书是根据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Paul Gauguin)的生平改编的,高更生于 1848 年,逝于 1903 年(54 岁)。

下图是高更的名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


1. 本文主要人物

  1. 作者:第一视角,以事件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整个故事;
  2. 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Charles Strickland):代表高更,一个银行家,为了追求画画的梦想抛妻弃子;
  3. 德克·施特略夫(Dirk Stroeve):热爱画画,发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天才,全心全力帮助他,却完全被斯特里克兰德无视甚至践踏;
  4. 勃朗什·施特略夫(Blanche Stroeve):德克的妻子,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德并且为他而死;

2. 斯特里克兰德追求的月亮

斯特里克兰德是本书的灵魂人物,也是一个让你看了会很想要揍一顿的人。

为了画画的梦想,抛弃了妻子和儿女、抛弃了舒适的生活,一个人去往巴黎,在一个破旅馆的房间里面画画,甚至没有钱吃饭和治病。

作者受斯特里克兰德妻子的嘱托去找斯特里克兰德的「情妇」,却发现他根本不是为了爱情离开妻子的,他是为了「理想」,而妻子和普通的家庭生活对他来说是文明社会的束缚,他需要完全的野性和原始的自由。

在斯特里克兰德病的快要死掉时,施特略夫不顾妻子的反对,把他接到了家里悉心照顾。

而斯特里克兰德回报的方式就是:夺走了施特略夫的妻子。

施特略夫甚至沦落到要把房子留给妻子和斯特里克兰德住的地步,他一心想要保护妻子,甚至到了迂腐的地步,他的真心被无数次践踏,却始终不愿意放弃。

斯特里克兰德不需要爱情,勃朗什对他而言不过是情欲的发泄和一时冲动,他没有情感,没有内心的波动,只有对勃朗什报以的爱情的厌恶(因为这让他感到不自由)。

勃朗什最终殉情而死,斯特里克兰德依旧无动于衷,他去了太平洋的一个孤岛(塔希提岛),在那里继续作画,他在孤岛上,和土人一起生活,并且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月亮(自由的艺术创作以及对人类本质的探索)。


3. 俗世的六便士

和斯特里克兰德崇高艺术理想相对应的是人活在世上不得不考虑的俗事,也就是「六便士」,整本书都在描述一种矛盾、纠结的状态,艺术的追求是如此高尚伟大,但即使是斯特里克兰德这样甘愿为了艺术牺牲优渥生活条件的人,也会因为没有钱而去做一些商业的画画工作来养活自己,或者去跟朋友借钱;另外,虽然斯特里克兰德看似超脱,却始终没有摆脱一个人的生理需求(比如他即使在孤岛也有了妻子和儿女)。

诸如此类的种种,我认为都是「六便士」,也就是和纯洁理想对立的那个肮脏现实。

有些人看不到「月亮」,活在「六便士」中,比如斯特里克兰德的原配妻子,认为艺术就是用来装饰家的,她爱慕虚荣,活在当时时代的价值观中(比如自力更生的女性是可耻的,只有靠男人养的女人才是幸福的);她恨斯特里克兰德,但是在斯特里克兰德死后成名之后却自豪地说自己是「天才遗孀」。

书中那些信奉上帝的人,包括牧师,都不如斯特里克兰德来得纯粹,他们依旧没有摆脱物质的枷锁,文末最后一句话说:

我的亨利叔叔在威特斯台柏尔教区做了二十七年牧师,遇到这种机会就会说:魔鬼要干坏事总可以印证《圣经》。他一直忘不了一个先令就可以买十三只大牡蛎的日子。

即使是牧师,也会贪恋权力带来的便利,人并不会因为引用了《圣经》就变得纯洁高尚,有些人反而会利用《圣经》来掩护自己犯下的罪恶。

是否信奉上帝,和一个人是否纯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毛姆的书中探讨了一些宗教的问题,通过他的生平来看,他对宗教和上帝也是持怀疑态度。


4. 月亮和六便士是不可调和之矛盾吗?

斯特里克兰德在文明社会没有找到内心的安宁,他在原始的孤岛中找到了精神的自由。

也许天才往往会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吧,我看到施特略夫夫妇的悲惨遭遇(明明帮了斯特里克兰德却搞得家破人亡)时会想:身边的朋友最好不要是这种惊世骇俗的天才,一旦遇到了真的是要把自己搭进去的。

但是天才的魅力也许正在于 TA 一种破坏性的吸引力,施特略夫夫妇即使被伤害到体无完肤,依旧被天才所创作的艺术所震撼。

施特略夫在妻子去世后回到了家中,发现了一副妻子的裸体画,是斯特里克兰德画的。

他差点就要拿刀子毁掉这幅画,把心中的怒气全部发泄出来。

但是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副伟大的作品,他最后选择了保留这幅画,也就是选择了他心中的那个「月亮」。

对于每个人来说,月亮是不同的,有些人甚至都没有月亮,他们安于俗世的六便士,平平淡淡地过完此生,这也没什么不好。

毕竟,斯特里克兰德说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像我这样的」。

在知乎上看到关于高更和斯特里克兰德的评价,一个关键词就是「渣男」,这也很好理解,他为了自己的月亮,可以牺牲别人,他认为女人就应该安守本分,「让干嘛就干嘛,不需要她的时候她最好别来烦我」,对于那个为他自杀的女人,他的评价也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与我无关」,可谓冷酷到了极点。

一个社会中,总有些人是愿意为了理想放弃一些东西的吧,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用文明社会的价值观来评价天才往往会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

我等平凡之人,只需要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找到一个活得舒坦的平衡点即可。


5. 一些摘录

艺术家与天才

  1. 在把作品奉献给世人的同时,艺术家也把他个人的伟大才能呈现到你眼前。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2. 从这件事取得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酬报;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
  3. 我觉得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常的人,别人的意见对他是毫无影响的。
  4. 天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对于他们本人说来,天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们对这些人必须非常容忍,非常耐心才行。
  5. 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这一点很多人还是能做到的——而且就是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他自己有一个幻境。
  6. 使思特里克兰德着了迷的是一种创作欲,他热切地想创造出美来。这种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着他东奔西走。他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盘踞在他心头的魔鬼对他毫无怜悯之情。世上有些人渴望寻获真理,他们的要求非常强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叫他们把生活的基础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人;只不过他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我从心眼里感到怜悯。
  7. 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生活很单纯、很简朴。我们并不野心勃勃,如果说我们也有骄傲的话,那是因为在想到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成果时的骄傲。我们对别人既不嫉妒,更不怀恨。唉,我亲爱的先生,有人认为劳动的幸福是句空话,对我说来可不是这样。我深深感到这句话的重要意义。我是个很幸福的人。

情欲

  1. (谈到情欲和女人)斯特里克兰德的脸上确实有一种厌恶的神情,然而这却是一张粗野的、显现着肉欲的脸。最触目的一点倒不一定是他的裸露无遗的精神世界(虽然屏蔽着他精神的肉体几乎是透明的),而是他脸上的那种蛮野的欲念。
  2. 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我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将来能有一天,我会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碍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侣伴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勃朗什、女人、爱情

  1. “她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并没有强迫她跟着我” “我已经决定了。”她用呆板的语调说。
  2. 勃朗什·施特略夫的行为还是容易解释的,我认为她做出那种事来只不过是屈服于肉体的诱惑。她对自己的丈夫从来就没有什么感情,过去我认为她爱施特略夫,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这是一种对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被动的感情,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在随便哪株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女孩子嫁给任何一个需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天长便会对这个人产生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便断定了它的力量。但是说到底,这种感情是什么呢?它只不过是对有保障的生活的满足,对拥有家资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和对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而已;女人们秉性善良、喜爱虚荣,因此便认为这种感情极富于精神价值。但是在冲动的热情前面,这种感情是毫无防卫能力的。我怀疑勃朗什·施特略夫之所以非常不喜欢思特里克兰德,从一开始便含有性的诱惑因素在内,可是性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我有什么资格妄图解开这个谜呢?或许施特略夫对她的热情只能刺激起,却未能满足她这一部分天性,她讨厌思特里克兰德是因为她感到他具有满足她这一需求的力量。
  3. 女人们不断为了爱情而自寻短见,但是一般说来她们总是做得很小心,不让自杀成为事实。通常这只是为了引起她们情人的怜悯或者恐怖而做的一个姿态。
  4. “她非常讨厌我,几乎见不得我的面,所以我觉得很有趣。” - 斯特里克兰德
  5. 她的身体非常美,我正需要画一幅裸体画。等我把画画完了以后,我对她也就没有兴趣了。
  6. 我发觉勃朗什一点一点地施展起我妻子的那些小把戏来。她以无限的耐心准备把我网罗住,捆住我的手脚。她要把我拉到她那个水平上;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为了我,世界上任何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事除外:不来打搅我。
  7. 整个这段时间,她只是他的模特儿,他根本没有想到她的情妇的角色。
  8. 但是我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性格的分析,除了因为有许多事实我不了解外,却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缺憾。因为他同女人的关系非常明显,也着实有令人震骇的地方,我就如实地记载下来,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生活中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部分。尽管这种关系惨痛地影响了别的人,那也不过是命运对人生的嘲弄。实际上,思特里克兰德的真正生活既包括了梦想,也充满了极为艰辛的工作的。小说之所以不真实正在这里。一般说来,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思特里克兰德的真正生活既包括了梦想,也充满了极为艰辛的工作的。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子也不太看得起。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不同活动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间隔里,在进行一种活动时,可以暂时把另一种完全排除。
  9. “‘她不打扰我,’他说。‘她给我做饭,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凡是我要求一个女人的,她都给我了。”

凡人施特略夫

  1. 他的思想萦回在可能发生的这些图景上,他自动放弃的这种安全稳定的生活使他无限眷恋。
  2. 我凑巧有点儿绘画的才能。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画图画得过奖。我的可怜的母亲很为我这种本领感到自豪,买了一盒水彩送给我。她还把我的图画拿给牧师、医生和法官去看。后来这些人把我送到阿姆斯特丹,让我试一试能不能考取奖学金入大学。我考取了。可怜的母亲,她骄傲得了不得。尽管同我分开使她非常难过,她还是强颜欢笑,不叫我看出她的伤心来。她非常高兴,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个艺术家。他们老两口省吃俭用,好叫我能够维持生活。当我的第一幅绘画参加展出的时候,他们到阿姆斯特丹来了,我的父亲、母亲和妹妹都来了。我的母亲看见我的图画,眼泪都流出来了。

其他

  1. 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2. 我发现他不论碰到哪个相识的人都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唠叨给大家听;他希望别人同情他,但是却只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嘲笑。
  3. 虽然我们没有明确意识到,说不定我们还是非常重视别人看重不看重我们的意见、我们在别人身上是否有影响力的;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视,我们就沾沾自喜,如果他对这种意见丝毫也不理会,我们就讨厌他。我想这就是自尊心中最厉害的创伤。
  4. 我真有些奇怪,当我初次看画的时候,为什么居然感到非常失望。我当时丝毫也没有感到艺术品本应该给我的那种奇异的激动。
  5. 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6. 同任何一个正派女人一样,她真实地相信只有依靠别人养活自己才是规矩的行为。

结语

我一直坚信,读书的意义在于体验另一种人生。比如这本书,我不需要去做那个疯子般的天才就可以体验到 TA 的人生,五个小时花的很值~


Talk to Luna


Support 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