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遇到了一些内心的纠结,于是某天,跟友人聊我的缺点。
为什么要聊缺点?因为不同的品质和特点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人的性格是较难改变的,性格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世界观+习惯的总和,大脑为了节约能量,会按照惯性行事。
这两个特质在某些情况下是很好的优点,比如我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要求很高,能在职场上快速晋升,比如我关心团队,把团队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我也会用心去辅导我的下属,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但是这两个特质如果不加约束,就会阻碍我的进步,影响我的情绪,让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一些比较复杂的,牵扯利益方比较多的问题,看起来就是一团乱麻。
每当我发现一件事情不断地在被讨论,但是没有具体的行动去解决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行动。
有时候,行动是正确的;但也有些时候,「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就要求我必须能够忍受这种「不完美的混沌状态」,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这件事情,注意力应该放在其他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上;或者只对问题做讨论,不关注具体的行动。
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自己在混沌状态下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走一步只看一步,而不是每走一步都要看十步。
别人的问题,最终需要他们去采取行动解决,就算问题没有解决,我也不需要因此产生情绪压力和心理负担。
这种钝感力,对于人际关系高敏感度的我来说,是非常需要培养的。
经过了自我审视后,我发现我是一个「内心戏」很丰富的人,可能有些话在第三方听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我却会进行各种联想和分析,而我的分析往往是比实际情况来的更糟的那种。
先给自己挖了个坑(把问题想象的很严重),然后完美主义倾向又会促使我迅速想到一个解决方案去解决这个「看似严重的问题」,接着我还有超强的行动力去执行我的方案(LOL)。
于是,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个神奇的闭环形成了。
更惨的是,由于做了之后的效果和我的想象相距甚远,我可能会进入第二个的极端闭环。
虽然这个闭环看起来很恐怖,但我还有一个不错的品质,就是愿意去跟别人聊天,而且会主动去暴露自己的真实情况(可能「保护脸皮」对我来说没有「解决问题」来的更重要,不然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 hh)。
这时候,幸运的我就会收到一些很有用的建议和反馈,比如: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的这些惯性是对我有利的。
当我对现状的判断符合实情,当我能设置合理的目标,当我能制定并执行行动计划并且根据结果来进行下一轮的迭代时,我是在不断进步的。
当我某天执行了这个惯性闭环,把一切都做到了自己认为的极致,却发现自己还是很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找人去聊这个问题。根据过去经验,大概率是因为以下原因翻车的:
要么是我对现状误判了(现状根本没有严重到我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度);
要么是我的期望值太高了(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我的理想状态);
要么是我在行动的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大概率是因为我不知道在处理某个情况时有个更好的方法);
要么就是……我对结果也误判了(可能我对这次行动的结果也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
比如总觉得团队成员不够努力,采取的措施是激励大家更加努力工作,但事实是大家已经很努力了,真正需要解决的是任务量过多的问题。
写到这里,发现我还有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对根本原因的分析能力」。
有些问题,只是表象。我不能把时间花在解决表面问题上,我需要做的是找到根源,看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假如有,最好;假如没有,那么我可能只能暂时接受这个混沌的现状。
所以,我需要提高自己的「钝感力」+「行动拖延力」+「根源思考力」,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没把根源想清楚之前,最好啥也别干。
这一点尤其适用于跟人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拖延症;而工作上跟需求相关的任务,大部分时候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执行来达成期望的结果的。
作为业务执行者时,我可以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来达成高绩效;但是作为管理者,我需要锻炼另一种思维方式。
难点在于,我需要能够根据场景进行思维模式的切换。
不过我(根据惯性思维)依旧相信,既然已经发现问题了,一定能够通过努力解决的。
PS:希望这次发现的是根本问题。
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