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束了 2022H2 的绩效评估,很开心连续两次拿到了 4 分的评级,2022 算是圆满收官了。
同时我第二次主动发起了 360 度匿名评价,收集平级、跨部门以及下级(包括直属和非直属)对我的看法。
借用最近读到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feedback」的真切渴求:
The trick to viewing feedback as a gift is to be more worried about having blind spots than hearing about them.
我总觉得,最危险的状态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盲区」。
所以,对于每一位直属下级,我也坦诚地给到了我的反馈。
有些人需要努力的方向是「Public speaking」,有些人则需要提高对别人的「Empathy」,还有些人则要先把手头的工作做熟做好……
我希望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越来越好,升职加薪,成为得力干将;而我也知道公司的显性和隐性评价标准,所以只要下属愿意信任我,我都会倾囊相助,根据他们的目前状态和个人目标给出具体的建议。
前些天跟朋友聊天,TA 说一位能力很强的同事没有拿到应得的升职机会,我当即想到了几种可能性:
如何判断这位同事到底属于哪种情况?
因此,跟对人的定义是:你跟的人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帮助你成就个人目标,并且助力你的职场晋升。
由此可见,manager 有没有能力,不是看 TA 个人的专业技能(比如:代码水平),而是要看 TA 的组织影响力和话语权。
影响力不足的 manager,留不住人,不得不面对得力干将流失的现实,没有稳定的核心团队,就会影响团队业绩,形成负反馈循环。
最近听的一门影响力课程把影响力的三要素概括为 “Three Cs”:
Competence 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值,Caring 表示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利他」,Consistency 则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努力 x 能力,思维方式是从 -100 到 100,另外两个属性是从 0 到 100。
我认为,思维方式可以跟 Caring 对等,代表三观;努力可以跟 Consistency 对等;能力则为 Competence。
理想团队成员的三要素:Humble,Hungry,Human Smart,也可以套用到这个框架里。
Human Smart & Humble ~ Caring ~ 思维方式; Hungry ~ Consistency ~ 努力;
理想团队成员的三要素中没有强调能力,大概因为能力是三者中最容易培养出来的,只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思想)+努力(行动),好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在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最难管的是思维方式不着调的人(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盲区,而且还特别抵触别人给的反馈,觉得自己没啥问题),其次是那些态度挺好但没有通过行动来改变自身的人(说的时候感觉都听进去了,但是过段时间发现还是老样子)。
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评价员工:有心有力 > 有心无力 > 无心有力 > 无心无力。
PS:假如你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至少你要让你的领导感到你想把事情做好,并且付诸了行动去改变现状。
一个有心有力的员工,升职之后可能会降级到有心无力这一档(因为解决问题的复杂度不同了),但是只要有心,能力的问题总能解决的。
而且,假如有心,一个人总会不断发现自己的盲区,找到新的挑战。
有心者常常面临的问题是:承担过多的责任,完美主义,眼里容不下沙子,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把自己的精力耗尽。
假如你是个有心者,你要修炼的就是「面对不完美的平常心」和「选择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分享另外一段很喜欢的文字:
As a senior person, you can see a host of problems: architectures that won’t scale, processes that waste everyone’s time, missed opportunities. When someone points out one more, you add it to the list.
The good news is that you’re unlikely to run out of work. The bad news, though? You can’t do it all. While you might like to jump on every problem, you quickly learn that doing that is just not sustainable. You have to make peace with walking past things that are broken or suboptimal (or just really annoying) and taking no action.
团队建设:
团队管理:
产品:
个人品质:
作为一个「有心人」,我看到这些评价的时候,首先会想到一大堆我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其次我会有意识地告诉自己,不要陷入完美主义陷阱,问题永远存在,只要不断在进步,并且能认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就好了。
Manager 是一个需要持续输出的角色,而保证稳定输出的前提是有「稳定输入」。
曾经看到过一些报道,xx 公司的老板每年总会在固定的时间闭关静思一段时间,我现在特别能理解这种现象。
即使是「自燃性」的领导者,也需要有燃料的补充才能不断燃烧。
有时候我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前路何方。
有时候我会陷入自我怀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有价值。
有时候我会感到疲惫,燃烧不起来。
但是根据历史经验,这样的时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总是能在迷雾中看到方向,并且继续走下去,走着走着,我会小跑一段路,然后稍微慢下来,休整身心,为下一段旅程做好准备。
即使大雾弥漫,看不到下一个目标点,也可以靠平时养成的习惯带来的惯性推着自己向前,步履不停。
从某种角度来看,迷茫和思考是必要的,只有不断自我迭代,敢于挑战和破除自己的思维定势,才能找到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The more an idea is tied to your identity, the more you will ignore evidence it is false. To continue to grow and learn, you must be willing to update, expand, and edit your identity.